高中历史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克服军队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带来的弊端,王安石采取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加强军事 B.丈量土地
C.整顿吏治 D.奖励垦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以中国古典经济学为样板开始初步的常平仓实验,国家成立了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和商品信贷公司,前者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后者是对农场主投放信贷。据此可看出美国的农业新政主要是受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法令的影响:             (   )
①方田均税法   ②青苗法   ③募役法   ④农田水利法
⑤市易法      ⑥保甲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②⑤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减价出售)失业。宜出内藏库钱帛,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与客观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
材料三 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而稍损价出之,令不至害民,出入不失其平,因得余息以给公上,则市场不至于腾踊,国用以足也。
(1)材料一反映北宋什么社会现象?
(2)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北宋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有什么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订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嘲笑他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但梭伦说:“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获得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和魅力有关,也还依靠了雅典人当时已经比较尊重法律的民情。
——摘编自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材料二  在王安石建议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明法”的新科,考试科目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凡应“明法”考试而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且列在及第进士之上。到十六年后,保守派的首脑人物司马光做了宰相,在科举方面首先废除了明法新科。
——邓广拓《王安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施行法治的特点。你是否同意“他编订的法律好像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这一看法?并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设立明法科的直接意图。依据材料概要分析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理财”以农事为先
B.理财措施中增收节支同时并举,以增收为主
C.“理财”中尽量不损害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D.“理财”为变法之先,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初,陕西转运使李参,以部内粮储不足,令民自隐度粟麦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官,号“青苗钱”;行之数年,廪有馀粮。至是条例司言:“……仍以见钱依陕西青苗钱倒,愿预借者给之,令随税输纳斗斛,半为夏料,半为秋料。内有愿请本色,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从其便。如遇灾伤,许展至次料丰熟日纳。非惟足以待凶荒之患,民既受贷,则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信息。”
——毕沅《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海防吃紧,需饷浩繁……伏查近年以来,帑藏偶有不敷.往往息借洋款,多论镑价(借款以英镑作单位,折算成银两数,在还款时仍以英磅数为准),所耗实多。因思中华之大,富商巨贾,岂无急公慕义之人,若以息借洋款之法,施诸中国商人,但使诚信克孚,自亦乐于从事。……饬谕各省督抚,遍谕官绅商民人等,如有凑集资本,情愿借给官用者,准赴藩司关道衙门呈明,照臣衙门办法,议定行息,填给印票。其票以一百两为一张,钤用藩司关道印信,填明归还本利限期,准予地丁关税项下照数按期归还,不得丝毫挂欠。
——《户部酌拟息借商款章程折》(光绪二十年甲午八月初九)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青苗钱”与“息借商款”措施不同的社会背景分别是什么?(8分)1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青苗钱”与“息借商款”本质上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其历史作用。(7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不同是

A.是否实现了富国强兵 B.是否改变原有的土地所有制
C.是否限制了贵族和地主的特权 D.是否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井田开阡陌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奴婢受田额与良民同。……所授之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此外,初授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别,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三口加宅田一亩。桑田及宅地为世业,授田后不准迁徙。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四:
(农奴)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1861年颁布的“二一九法令”
材料五: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措施?这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均田令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列)
(4)材料四、五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对两国工业化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什么相同的局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
①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  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⑤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王安石洞察时艰、思多虑深,以振国安民为己任实施改革。目的是为国家增加资财,方法是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来涵养税源,或节省财政开支。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公平税负、向普遍纳税的方向努力。单从技术层面上看,王安石这些政策设计是合理的。但它既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大调整,推行中便迭遭阻碍。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再相,九年再罢,直至人亡政息。
材料二  小威廉·皮特,英国首相(任期1784—1801,1804—1806),托利党党魁,首任相时年24岁。美国革命带来的沉重财政负担加上自身财政混乱和浪费,政府信誉极低,内阁不受信任。小皮特迎着困难,进行大刀阔斧的财政税制改革。在税收领域,他有两大贡献:一是系统调整了陈旧的关税壁垒;一是引进了所得税的概念并加以实施。小皮特是坚信亚当·斯密理论的第一位英国政治家,他认为高筑的关税壁垒不利于经济发展,于是他摒弃陈旧复杂的关税,代之以单一征税制,即对一种商品只征收一种税。关税混乱现象得到了整治,走私活动大大减少,国家岁入明显增加。在降低关税的同时,小皮特也广辟财源,增设了一些必要的新税。1792年他宣称征收到100万英镑的新税税款,使该年的总税额比1783年增加了47%。由于18世纪后半叶经济的快速增长,贫富分化日趋严重,有针对性地收取累进的所得税显然十分必要。1798-1799年间,小皮特成功实施了所得税。今天,累进所得税已成为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税种。
——《税制改革的两位名相——兼论中英传统税收文化差异》
(1)结合所学,将材料一提到的王安石变法中的“转移支付来涵养税源”,“节省财政开支”,“公平税负、普遍纳税”的对应措施各举一例。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英两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改革成败的关系。
(3)结合所学,从国家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小威廉·皮特易获得成功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
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
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
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有一定的弊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