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
针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司马光代表旧官僚抹杀变法成效 |
B.司马光抨击北宋吏治腐败 |
C.没有反映客观事实,但支持变法 |
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实,但其目的是借机反对变法 |
现在有些国家提供小额贷款给农民资助其发展生产,在我国古代就有类似的做法。这种做法出现于
A.商鞅变法 | B.王安石变法 |
C.北魏孝文帝改革 | D.李悝变法 |
王安石说:“恩泽子弟,痒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扩大宋朝政权的基础 | B.恢复汉朝时期实行的察举制 |
C.改革科举制 | D.整顿太学 |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 B.均输法 | C.市易法 | D.免役法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法)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成效:农田水利法的推行,不但使各地都大量兴建疏浚了陂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而且修治河北诸河,使其大致都能循河道流行,所出“退滩地”及用河中泥沙溉淤的土地多达四万余顷………。每年增收的谷物也达数百万石。……募役法的推行和差役法的废除,使得一大批“力田之民,脱身于公”,回到农业生产岗位上去,使尽可能多的人能够“尽其力”,自然也就使得尽可能多的土地能够“尽其利”。 ——摘编自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二 监开封安上门的郑侠是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入京任职时曾对安石直言青苗、免役、保甲、市易诸法的弊病,安石不答。……变法派中,除王安石个人操守尚无非议,吕惠卿、曾布等,个人品质多有问题,有的当时就被视为小人。陆佃向王安石反映放青苗的官吏收受贿賂,但变法派竟以“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豚”,放纵新法执行中的腐败。
一摘编自黎东方《细说中国历史丛书》
(1)根据材料一说明王安石变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人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义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人兴十木之役。’丁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 D.政府无偿救济,力求社会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