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我国古代的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才之不足,或者归咎于科举,以为教之以课试之文章,非独不足以成天下之材,反从而困苦毁坏之。科举固非古,然观其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皆粹然于其中,则其与古之所谓‘学古入官’‘学而优则仕’者何异?”能够支持上述观点的正确史实是

A.唐朝设明经科,培养了实用人才 B.北宋设进士科,培养了人才
C.王安石变法中重编教科书,整顿太学 D.明代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     )
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 
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A.二者都对 B.二者都错 C.前对后错 D.前错后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

A.方田均税法 B.农田水利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格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监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农民坏于差役,……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勤忧而国不强。”(《续资治通鉴》)。王安石为改变这些现状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革科举考试   ②实行将兵法   ③实行农田水利法   ④实行募役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
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的积弱局面
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保马法 B.将兵法 C.保甲法 D.军队精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苏轼指责王安石推行的某项举措使得“坊郭等第之民,与乡户均役;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这一变法法令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A.兵不在多在勇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

A.辽、西夏的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荒废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匿田产逃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诗人苏舜卿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A.冗官 B.冗兵 C.积贫 D.积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意图是(  )

A.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农民的反抗 B.改革科举选拔人才
C.抑制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层层盘剥 D.解决中央财政困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安徽卷]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变法措施
结果
A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B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C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失败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