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成功与否需要同时满足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依据这一标准,属于成功的改革有( )
①宗教改革 ②阿里改革 ③王安石变法 ④东欧国家改革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 |
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 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
C.青苗法、募役法 | D.免役法、更戍法 |
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②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
收入(单位:贯) |
支出(单位:贯) |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
15085万余 |
12677万余 |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
12625万余 |
收支相抵 |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
11613万余 |
13186万余 |
A. 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的局面
C. “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我国古代的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由此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
B.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
[2014·安徽卷]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
变法措施 |
结果 |
A |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
B |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
C |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D |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
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散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
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 B.寇乱息,而戚势强矣 |
C.贷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 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 |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
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 B.均输法 |
C.免役法 | D.市易法 |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 B.均输法 | C.免役法 | D.市易法 |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 B.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 D.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