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其变法要点是:改革爵禄制度,“废公族疏远者”,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把部分贵族搬迁到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整顿吏治,任贤用能,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打击游手好闲之人,奖励“耕战之士”,鼓励从事农业生产,保证生产发展;扩充军备,提高战士待遇,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
吴起推行变法后,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明显效果,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吴起变法触动了权贵集团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病死,旧贵族发动叛乱,用乱箭射死了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吴起变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吴起变法与商鞅变法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结合改革的过程分析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固,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百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强国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战国策》
材料二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集·上五事札事》
(1)材料中的两次变法都遭到顽固派反对。请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其反对变法的相同理由。两次变法中的顽固派在阶级本质上是否相同?为什么?
(2)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次变法的不同点。综合两次变法的过程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社会发展需要改革,改革艰难前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而历史上惊人相似的际遇,往往酿造出天壤之别的结局。秦孝公时,国家贫弱,守旧势力强大,东方六国又交相侵伐,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面貌为之一新,并最终统一了天下;晚清时节,人民起义此伏彼起,政府财政困难,列强又虎视眈眈,但戊戌变法的结果,却最终葬送了大清帝国……
材料二 秦国很小,传统的惰性力量较弱,来自旧贵族的阻力并不十分强大,拥有军政大权的秦孝公、商鞅锐意改革,把所有的变法措施都贯彻到底,对反对变法的人严惩不贷,即使是太子的老师公孙贾、公子虔,商鞅也敢于黥之、劓之。
材料三 在一个积重难返、气数已尽而又十分守旧的王朝末年,任何旨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改革都不可能成功,顶多只是某种回光返照。更何况,维新人士不仅自身的权力很小,而且依靠的“圣主”光绪帝又完全被慈禧太后所操纵……
材料四 艰难时势下的历史跃进,一方面必须唤醒人类的精英挺身而出,指点江山,另一方面又似乎必然使这些具有超前意识的智者蒙受种种磨难,甚至惨遭杀害。
——以上均摘自蒙礼云《关于戊戌维新和商鞅变法的思考——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变法“惊人相似的际遇”。列举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导致两次变法“天壤之别的结局”的原因。
(3)以两次改革为例,谈谈你对材料四现象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是一幕幕散发着时代气息的活剧,也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书》记录了商鞅与其他法家的思想,其中《去强》一篇中说:欲使国家富强,必须详细了解国内成年男女、年老和弱小者、官员和士兵、以游说谋生者及从事工商业者等的数量。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整顿:“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材料二 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梭伦以整个城邦公社的利益为重,主张不偏不倚的立场。他既痛恨贵族的顽劣,也不愿引发平民的暴动,主张以改革的方式解决平民备受压迫的各类问题。
材料三 王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依照当时情况,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非宽养民力,不足以厚培国本。非厚培国本,不足以遽希武功。……在国内新政措施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整顿户籍制度的目的和措施。
(2)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梭伦“改变了雅典的贵族统治”。
(3)根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先生从哪些方面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不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大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团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秦者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回答: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重农抑商的实施 B.农耕经济的繁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争霸战略的实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商鞅)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以为奴婢)贫怠以绝消耗。”毛泽东的这一评价强调商鞅变法

A.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阻碍了秦国商业的繁荣发展
C.促进了秦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使秦国走上了穷兵黩武道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不力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主张,并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方面加以评述。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的着眼点有何不同?从材料三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莽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以极欲,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制于民臣,颛(注:音专,愚昧)断其命。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逆天心,悖人伦,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书》曰‘予则奴戮女’,唯不用命者,然后被此辜矣。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注:疲惫衰弱)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马余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
————摘自《汉书王莽传》
材料二 苏轼给宋神宗上书: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和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3)概括材料二中苏轼的观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出发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安石变法措施与商鞅变法相比,相似之处是

A.改革科举选拔制度 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改制地方行政区划 D.改变士地所有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引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三 1982年-2005年南京(家庭)户规模的构成(%)

年份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人户
11.85
8.46
12.12
14.13
2人户
12.43
14.27
23.51
28.67
3人户
20.67
33.5
39.58
37.57
4人户
23.22
24.1
14.31
11.11
5人及5人以上户
31.83
19.67
11.48
8.52
资料1982年、1990年、2000年南京市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据南京市统计局《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人口、家庭结构的变迁》
(1)指出商鞅所采取的上述措施对家庭带来的影响。
(2)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3)根据上表,概括1982到2005年间南京市(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纵观人类文明史,在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往往会出现一些影响深远的改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了这次改革中的什么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3)通过对诸多改革的学习,我们发现很多改革往往都会涉及土地问题,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的秦杜虎符,上有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殴”。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秦国商鞅变法(     )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