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其共同点是
A.重视智慧发展 | B.关注理性思考 |
C.强调道德素养 | D.强调等级秩序 |
《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一下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
A.道家 | B.儒家 |
C.墨家 | D.法家 |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此语蕴含
A.变革进取的精神 | B.公平公正的理念 |
C.自由平等的思想 | D.推行刑罚的原则 |
《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施行仁政 | B.礼法并施 |
C.君民共治 | D.民贵君轻 |
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做狂热的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但他还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来”。他是( )
A.康德 | B.狄德罗 | C.伏尔泰 | D.洛克 |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
A.上帝 | B.罗马教皇 | C.马丁﹒路德 | D.贵族 |
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马丁·路德唇枪舌战、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的败下阵去。此次“大论战”的主题可能是( )
A.人性与道德的关系 | B.禁欲主义和个性自由 |
C.“信仰得救”与教会救赎 | D.理性主义与公民主权 |
在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一前3世纪),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山地派。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是
A.颁布“解负令” | B.划分四个选区 |
C.设四百人会议 | D.划分公民等级 |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 B.韩非子 | C.墨子 | D.荀子 |
19世纪30年代松江棉布大量行销欧洲,英国绅士风行以中国杭纺做衬衫,以天然棕色的松江紫花棉布做裤子。紫花布以南京为集散地,外商称它为南京布。上述材料反映当时( )
A.南京是政府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 |
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尚有竞争优势 |
C.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缓慢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
《汉书·艺文志》称先秦某一学派“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这反映的是
A.儒家的忠孝思想 |
B.道家的辩证法思想 |
C.墨家的“兼爱”“非攻” |
D.法家的君臣名分思想 |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
B.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
D.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
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 | B.儒家、道家 |
C.墨家、儒家 | D.墨家、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