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
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
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布或纱,清晨入市,易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且复持以易”。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经济领域的新现象是( )
A.浙江农村出现商品经济 | B.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
C.棉纺织业的中心已形成 | D.商人介入到手工业生产 |
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
B.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
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
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
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 |
下图是2002年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7000—8000年前)出土的陶纺轮和线轮,据年代和形制判断,其纺织原料最有可能是
A.麻 | B.棉 | C.毛 | D.丝 |
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
A.白瓷 | B.青瓷 | C.秘色瓷 | D.青花瓷 |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人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
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 | B.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 |
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 | 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 |
《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材料说明春秋时期( )
A.齐国以铁器做农具 | B.齐国手工业发达 |
C.铁器最早用作农具 | D.农业的精耕细作 |
《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当时楚国( )
A.水利事业较发达 | B.青铜铸造业发达 |
C.铁器应用于军事 | D.铁农具普遍使用 |
某同学暑期到一博物馆参观,看到的下列文物,其中一定为赝品的是( )
①夏朝的瓷器 ②商朝的青铜农具 ③唐朝的秘色瓷 ④北朝的青花瓷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有一把剑,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中国迄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
A.夏朝 | B.商朝 |
C.春秋 | D.战国 |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 )
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劳务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日工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
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