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在河西走廊一带发掘出大量的陶瓷文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开通后,阿拉伯人便将中国的瓷器传入中亚乃至欧洲 |
B.至迟从唐代起陶瓷开始大量出口,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新象征 |
C.经考古学家鉴定,这些瓷器大都是宋代的产品 |
D.魏晋南北朝时期,白瓷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
以下对图所示邮票《燕侯盂》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邮政”的字体系甲骨文
②它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历史事实
③此盂象征着燕侯的政治权力与地位
④该青铜器由私营作坊精心制作而成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花机的使用全面革新了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 |
B.明朝中期松江地区开始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 |
C.北宋时煤的需求量猛增 |
D.明清时期,上海、苏州、杭州成为三大丝织业中心 |
唐代诗人陆龟蒙有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他赞美的是我国古代陶瓷业中的( )
A.青瓷 | B.白瓷 |
C.唐三彩 | D.珐琅彩 |
博物馆中某瓷器的介绍为:“胎体呈褐红色,胎上罩一层白色为底,既掩盖了胎面上的瑕疵,又增强了彩绘母题的效果,……在化妆土上,以含铁、铜成分的颜料勾画出几组极似飞鸟的蔓草,然后于整个器表施一层青黄色彩。”该瓷器创作技术最早出现于( )
A.唐代初期 | B.唐代晚期 |
C.康熙年间 | D.雍正年间 |
下列金属冶炼技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铸造技术 ②冶炼生铁和钢技术
③用煤作燃料冶铁 ④焦炭炼铁
A.①③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② | D.②①④③ |
《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材料说明春秋时期( )
A.齐国以铁器做农具 | B.齐国手工业发达 |
C.铁器最早用作农具 | D.农业的精耕细作 |
《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当时楚国( )
A.水利事业较发达 | B.青铜铸造业发达 |
C.铁器应用于军事 | D.铁农具普遍使用 |
某同学暑期到一博物馆参观,看到的下列文物,其中一定为赝品的是( )
①夏朝的瓷器 ②商朝的青铜农具 ③唐朝的秘色瓷 ④北朝的青花瓷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有一把剑,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中国迄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
A.夏朝 | B.商朝 |
C.春秋 | D.战国 |
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 )
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劳务市场 ③存在失业现象 ④实行计日工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
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世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忆樊楼”是朱熹的老师刘子翚写的一首“汴京纪事”诗。符合当时“樊楼”情形的是
A.说书人解说《西游记》 | B.陈设青花瓷,古朴典雅 |
C.艺人在戏台表演京剧 | D.设有“瓦子”,服务直至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