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简表》,从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应是
技术类别 |
西方发明 |
上海出现 |
重庆出现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①中国侧重于引进西方实用技术 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近代化从沿海向内地扩散 ④中国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 |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
C.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 | 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
右图上的标题是“吴淞火轮车”,有关这幅图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国人最早打造了上海交通 | B.说明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 |
C.这有利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进步 | D.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上述现象与下列哪一企业有关
A.江南制造总局 | B.福州船政局 |
C.上海轮船招商局 | D.湖北织布局 |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
1878年宜昌商会认为:“假如不在最短期间出现足够吨位的轮船供给本埠的全部贸易和通过本埠的对四川的贸易,英国商人便会大大改变这种状况,增置轮船。”材料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旧式水运逐渐衰落 |
B.中国轮船运输业举步维艰 |
C.英国轮船运输业垄断了长江流域的贸易 |
D.中国人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强烈愿望 |
诗歌等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回答15、16题。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徒 |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
下为北京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它反映了
A.外国列强占领北京和扶植傀儡政权 |
B.“预备立宪”实行和皇族内阁建立 |
C.民权平等的体现和民初政局的混乱 |
D.帝制的倾覆和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
1881年底,有人赋诗赞扬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诗中的通讯手段应是
A.有线电报 | B.无线电报 | C.有线电话 | D.无线电话 |
2009年12月26日,全球首条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大、时速最快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左图)正式投入运营。关于中国铁路事业,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最早的铁路是清政府修筑的唐胥(唐山到胥各庄)铁路
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快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③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运营
④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