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中共十二大
A.阐述了初级阶段的理论 | B.提出了要走自己的路 |
C.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 | D.提出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
(2)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3)其中第四步骤内容的实质是什么?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整整经历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l 5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作了重要报告。他指出:“……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重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⑴有外国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解释该观点。
材料二 1969年,江苏省江阴县华西大队创建了最早的小五金厂,但最初是偷偷生产的“地下”工厂。到1978年,它创造了近300万的产值,成为华西村的第一桶金。
80年代,村支书吴仁宝出人意料的没有分田到户,却依旧干着集体经济“副业”。他坚持将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正蓬勃兴起的苏南乡镇企业发展中。
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
2008年10月,华西村首届国际旅游节,邀请到400多位各国使节与130多家海内外媒体。
华西村一直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健前行。吴仁宝说:“个人富了不算富,要全村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现在的华西,村民吃饭不花钱。
——《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各是指什么?华西村的致富路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材料三 经过30年的求索与奋斗,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世纪跨越,中国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下图是2008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八国集团对话会的场景。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两方面说明当今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 (6分)
材料四 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状况,谈谈为什么中国“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材料五 到2050年,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奇迹——而且全球经济兴衰可能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再创奇迹。
——2008年12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中国需要一个新奇迹》
⑸如何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增加 |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 |
粮 |
1.95亿吨 |
19% |
30% |
棉 |
164万吨 |
26% |
93% |
钢 |
535万吨 |
296% |
580% |
煤 |
1.3亿吨 |
96% |
210% |
电 |
193.4亿千瓦时 |
166% |
320% |
原油 |
146万吨 |
235% |
— |
材料二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你对中国发展工业化的认识。
1953年,我国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
D.都是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农业生产 |
表1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
集体工业 |
城乡个体工业 |
其它经济类型工业 |
1978年 |
77.6 |
22.4 |
||
1997年 |
25.5 |
38.1 |
17.9 |
18.5 |
表1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 B. |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C. |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 D. |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
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十四大哪一内容直接相关( )
A.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发展乡镇企业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民间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请回答:
(1)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下列内容和中共十四大无关的是
A.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B.确立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
下列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正确的是
A.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
B.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
C.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
D.改变了所有制的形式 |
1953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A.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B.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
C.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
D.是为清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A.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
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
阅读下列材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恢复、健全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最初是恢复或建立起包工制,即包工到人、包工到组或计件包工……稍后改包工制为划分固定作业组,包工到组、包产到组、联产计酬,把责任、权利和利益结合起来……后来,在一些地方进一步发展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是农村基本核算单位,包产部分由基本核算单位统一分配,超产奖励、减产受罚。包干到户同样是以户为承包单位,它同包产到户的区别在于农户承包的生产责任所得到的劳动成果中扣除完成国家征购任务的上交公共积累等费用后,全部归承包农户。
请回答:
(1)农村生产责任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
(2)它的发展形式如何?
(3)它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