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从权贵们那里第一次获得了造反的合法权利……皇宫里的权贵们将其神术视为上天对自己岌岌可危的权力予以保佑的征兆……洋兵们的来福枪和大师兄念念有词的咒语交织在一起”以上材料描绘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
C.义和团运动 |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最终以沉船上发现的瓷盘碎片(下图)确定了该船只的身份。据此获取的信息是
A.制瓷技术的高度发达 | B.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 |
C.洋务运动的历史见证 | D.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
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 ( )
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 | 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 |
C.租占旅顺、大连 | D.修建满洲铁路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呈现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中依然昂然奋起的特征,典型事件见下表:
|
领导阶级 |
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 |
重大事件 |
19世纪中期 |
农民阶级 |
平均主义 |
太平天国运动 |
19世纪末 |
资产阶级 |
兴民权、君主立宪 |
维新变法运动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农民阶级 |
扶清灭洋 |
义和团运动 |
20世纪初 |
资产阶级 |
三民主义 |
辛亥革命 |
从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民主的转变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A.三元里抗英中 | B.黄海海战中 |
C.威海卫战役中 | D.反割台斗争中 |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祥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对上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政治领袖们的自强运动大大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
B.误国突出表现为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战败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是政治领袖们避战的结果 |
D.时人多方掣肘是导致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
维新派认为,“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义和团的一份揭帖则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禁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新派和义和团对于当时列强侵华的原因持相近的观点 |
B.在救亡图存的方式上,维新派和义和团的观点完全一致 |
C.维新派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 |
D.义和团的反侵略行动理性地践行了“扶清灭洋”的目标 |
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A.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 |
B.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
C.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 |
D.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基本肯定 |
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战争名称 |
时间 |
战争影响 |
A |
鸦片战争 |
1840〜1842 年 |
英法两国都与清政府签订了条约,获得了赔款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1861 年 |
圆明园遭到破坏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1895 年 |
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0〜1901 年 |
导致中国半殖半封程度大大加深 |
某学者评论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该事件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
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甲午战后( )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
C.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 D.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