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一个拥有非武装与武装的舰船的国家,让其船只离开本土,远航于他乡,不久就会感觉到船只依赖于和平贸易、避难场所和供给的观点是有必要的。在今天,虽然陌生但不失友好的港口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只要世界和平得以延续,它们所获得的保护就是足够的。然而,事情并非永远如此,和平也不会长久存在。
——马汉《海权论》(1890-190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权理论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海权论的引入对晚清海防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03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文。他说:“今日之世界,生计竞争之世界也。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者。而商务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此自昔所已然。而今日其尤亟者也。故太平洋海权问题,实为二十世纪第一大问题。今后百年间惊天动地之剧战,今始开幕。交绥其优胜劣败之结局,未知若何。观其起点,亦发人深省之一要端也。……海军者,所以保护旅外之国民,保护殖民地保护商业保护商船也。
——摘编自周益锋《海权论的传入和晚晴的海权思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防工业体系快速建成,海防从“岸上防御”、“近岸防御”进而发展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近海防御”,海防的核心任务仍是保卫领海区域和防止外部势力从海上的军事入侵……中国工业布局是“内向型”,以自给自足为目标,在资金、技术提升、产品和市场等方面不依赖外部世界,所以,虽然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但工业布局的思维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型的小农思维,从小而全发展到大而全,因此,防止来自海上的军事入侵对这种“内向型经济结构”的破坏是海洋安全的核心所在。
——倪乐雄《中国海权战略的困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对西方海权的认识,并予以评析。
教科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时代的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秀才李毓秀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鸿章的评价具有多元化,他即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亦被称为镇压革命人民的刽子手、封建社会的维护者,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
材料一 李鸿章经历简表(部分)
1863年(同治2年) |
兼署五口通商大臣。奏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 |
1871年(同治10年) |
七月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
1872年(同治11年) |
六月授武英殿大学士,11月设轮船招商局 |
1880年(光绪6年) |
开始创设海军;设立天津水师学堂 |
1889年(光绪15年) |
致函奕儇,详陈创建铁路本末,并提议兴建芦汉铁路 |
1894年(光绪20年) |
被赏戴了三眼花翎,因为黄海战败,又被拔去了三眼花翎 |
1895年(光绪21年) |
被授予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 |
1898年(光绪24年) |
分别与德国、俄国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和旅顺、大连租借条约。 |
1901年(光绪27年) |
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同年病逝于北京。 |
材料二 李鸿章出仕为官时,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日衰决定了清政府不可能有平等的外交地位,只能是屈侮外交。对此,李鸿章一清二楚,……国力衰竭,非李鸿章一人所能左右,……必要时委屈将就忍小忿而图远谋,力保和局,减少因战争带来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李鸿章“和戎”的含义和出发点。
——方伟君:《试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和活动》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由于要受到种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却不一定能得到完美的结果;而有人从某种卑劣的目的出发,却不自觉地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种瓜得豆”,即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们在评判历史人物一生的重要历史活动时,既要看到其在当时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对后世所发生的影响;又不能完全忽视该历史人物从事这些活动的主观动机。
—— 欧阳跃峰《也谈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论证“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与奠基人”。(6 分)
(2)根据材料二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就李鸿章“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这一观点阐述你的看法。(9 分)
“认同”在《辞海》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阶级认同等,因此它既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问题:
材料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孰为中国人?汉人种(族)是也!”
——革命派报纸《警钟日报》1904年7月14日
材料二:辛亥革命之后,种族认同因内在的局限被剥离出去,政治上的主权在民的共和观念成为新的认同基础,并最终上升到法理的高度……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
——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
材料三:迄今为止的欧洲一体化历史表明,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
——朗东尼·史密斯《国家认同与欧洲统一观念》
材料四:全世界无产者(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与材料二在民族国家的认同上有何差异?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精神文化方面有何共同点?欧洲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存在集体记忆,请结合古希腊罗马史谈谈你的理解。
(3)材料四的认同观是什么?与材料一、二、三的认同观相比有何特点?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以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人对本民族、国家、文化的认同日渐迷失,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10年7月25—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
(2)材料二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三次战争?材料中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中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方今中华诚非雄强,然百姓尚能自安其业者,由朝廷之法维系之也。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得独安独活?且必将劫掠市镇,焚毁教堂,吾恐外洋各国必借保护为名,兵船陆军深入占踞,全局拱手而属之他人。
……民权不可僭,公议不可无,凡遇有大政事,诏旨交廷臣会议,外吏令绅局公议,中国旧章所有也。即或咨询不及,一省有大事,绅民得以公呈于都察院;国家有大事,京朝官可陈奏,可呈请代奏。方今朝政清明,果有忠爱之心,治安之策,何患其不能上达?如其事可见施行,固朝廷所乐闻者。但建议在下,裁择在上,庶乎收群策之益,而无沸羹之弊,何必袭议院之名哉?此时纵欲开议院,其如无议员何?此必俟学堂大兴,人才日盛,然后议之,今非其时也。
——张之洞著《劝学篇》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看,张之洞对“兴民权”、“开议院”持何态度?其理由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张之洞对“民权”和“议会”的看法?
实行民主政治是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锺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设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二 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认为其著作是“兴民权之微旨”。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号太炎,明白显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梁启超将《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孙中山等则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和《原臣》分发同志,鼓动反对清王朝的民主革命。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
(1)一句话概括汉、唐、宋丞相职权演变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罢丞相”之举措对君臣关系、决策机制、政体转型的影响。
(2)结合所学二,分别列举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的主要政治观点。分析谭嗣同等人推崇这三位明末思想家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清朝政府华侨观念以及华侨政策的转变,学者颜清湟把它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清初阶段,清政府因袭明朝的政策和观念,起初将华侨视为“弃民”、“罪犯”和“潜在的汉奸”,后又将之视为“政治犯”、“谋反者”和“叛逆”。
二是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汉奸”,其原因在于清朝统治者认为华侨对外来侵略者给予帮助。
三是1860—1876年期间,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苦力”。其原因在于1860年英国强迫中国允许其臣民在英殖民地工作后,清政府对出洋华人开始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转而较为同情这些受拐卖的华侨。
四是1876年后,清政府将华侨视为“华民”、“华工”“华商”和“华侨绅商”。这表明中国已承认华侨是不应再受侵犯的合法公民。
由此看来,清政府由以前的弃侨转向护侨,始于1860年之后。而且,在这一政策转变过程中,华侨的人权逐步得以体现和维护。特别是1876年后,清政府开始视华侨为“华民”、“华工”“华商”和“华侨绅商”。到了1892年,薛福成接到黄遵宪请求朝廷豁除海禁的上疏,就给总理衙门大臣上书专论豁除海禁以招徕华民。1893年9月13日,清朝政府终于废除了传统的海禁政策,准许旅居外国的华民自由回国。从此,海外华侨与国内臣民处于基本平等的地位。
——摘编自颜清湟:《清朝对华侨看法的变化》《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第3期
(1)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华侨观念及华侨政策的演变。
(2)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演变的原因。你怎样理解上述现象?
海疆,即是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清史稿》
(1)指出材料一所揭示的问题。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2)分析材料二,吴元炳的这一奏议是否正确?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3)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三,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竞惨败于日本,其根本原因何在?对中国的海疆主权造成了哪些进一步的破坏?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 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Von Glahn的估讦最为低调,他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1/30。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1935年,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白银国有,统一发行法币,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市场唯一流通货币。
(1)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2)1800—1838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主要原因是什么?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
(3)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材料二中改革发生的主要历史背景。
(4)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新增面额50元、100元人民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上述货币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白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李鸿章曾就《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应是“利多弊少”。
——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二 “……使皆由中国自辟商埠,则此疆彼界虽欲尺寸侵越而不能。今通商之地日益多,占地之谋日益甚,非自辟华市以清其限制,则官司隔膜无可稽查……大兴商埠,则商贾通而民不为病,厘捐撤而国不患民贫。”
——维新志士陈炽《大兴商埠说》
材料三 1898年4月,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著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通商开埠”认识的变化轨迹。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国人主张“自开商埠”的原因。
(3)据材料二、三,概括维新志十与清廷主张“自开商埠”的相同意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与“条约口岸”本质上有何不同?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的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 (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
——《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
材料三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目前巨衅”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宜提开俄日本两国”的理由有哪些?其设想是否可行?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材料三反映蒋介合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4)日记具有史料价值,也有局限性。就此阐述你的理解。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到“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符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其实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以及一系列议会法,……例如: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年轻的光绪皇帝缺乏政治经验,短时间内骤然发布了上百道变法令。……守旧派反对,稳健派疑虑,社会舆论动荡不安。已经归政但其实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反对在政治领域进行改革,守旧派大臣与康有为等人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重新垂帘听政,幽禁光绪皇帝,捕杀维新派,推翻新政。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体的特征。该体制是否适应英国现实,为什么?
(2)请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失败的原因。
(3)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钱穆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4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指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革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职。1896年3月至10月,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回国后,李鸿章在给多位朋友的信函中谈到了出访欧美的感受,在给某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此行遍历诸大邦,亲觇(视察)富强之实效,中国地大物博,果能上下一心,破除积习,力图振作,亦何事不可为……”在致旧时幕僚伍廷芳的信中,李鸿章更加明确强调:“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
材料三 戊戌政变后,有人告李鸿章是维新派,慈禧太后曾对李说,“有人说你是康党”(与康有为同党),李鸿章回答说:“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慈禧听后只能“默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晴四十年》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当时李鸿章给予慈禧太后的回答?
(3)综上,简要谈谈你对李鸿章思想变化的看法。
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
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清华生于国耻: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
材料二 清华大学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形成了“行胜于言”的纯朴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学校创建的背景、校风形成的原因和“国耻纪念碑”对留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谈谈你对清华学堂创办的认识。(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