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告台湾同胞书》到邓小平的多次谈话,“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逐步形成。其基本内容就是( )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B.大陆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
C.大陆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港、澳、台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D.大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港、澳、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B.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
C.1992年“汪辜会谈”达成的“九二共识” |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纪要 |
2012年10月4日,台湾民进党常委、台湾行政当局前负责人谢长廷以个人身份访问祖籍地漳州,受到村民热烈欢迎;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对这两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台湾各政党均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
B.民进党改变立场放弃了“台独”主张 |
C.“台独”遭到两岸人民的共同抵制 |
D.坚持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 |
2014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5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
观察下面的漫画,其反映的突出主题是( )
A.“一国两制”获得成功应用 |
B.国际反华势力支持“台独” |
C.讽刺“台独”势力自不量力 |
D.解决台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
台湾地区与大陆的联系落后于香港地区。在1949年后的30年里,双方曾拒绝承认彼此的存在和合法性,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往来,而且处于实际的战争状态,这表现在双方不时向沿海岛屿开炮。这种局面的转变始于( )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B.“一国两制”的提出 |
C.“关于统一问题的九条方针政策”的提出 |
D.“九二共识”的达成 |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该文件
①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建议海峡两岸通航通邮通商
③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观察下面的漫画,其反映的突出主题是
A.“一国两制”获得成功应用 |
B.国际反华势力支持“台独” |
C.解决台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
D.讽刺“台独”势力自不量力 |
【原创】2014年12月2日下午,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党内高层会议“中山会报”上宣布,将于3日举行的中常会上正式提出辞职,以示对该党于“九合一”选举遭遇重大挫败负责。早在上世纪50-70年代,台湾在蒋氏父子所代表的国民党的威权统治之下从未在选举中失利。这种情况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从中你能得到
A.国民党在选举中的实力说明国民党已不再是台湾第一大政党 |
B.国民党在90年代选举的失利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民主制度在台湾的发展 |
C.接替马英九的下一任国民党领导人需要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D.“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的重大挫败表明台湾政局动荡,社会秩序不安。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
政策 |
名称 |
1947年5月 |
设立民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1980年3月 |
设立经济特区 |
深圳特区 |
1997年7月 |
设立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2013年10月,印尼巴厘岛“习萧会”表明两岸关系进入“深水区”,如何“对国家尚未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已经是两岸无法回避,必须慎重解决,但是积极面对的课题。“习萧会”信息与下图信息一致的是( )
A.两岸应结束敌对和敌视,共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 |
B.经济合作渐行渐远,武装斗争是最后的手段 |
C.两岸都意识到既要发展经济合作,又要做好斗争准备 |
D.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主流,中共承诺对台放弃使用武力 |
2014年2月19日,习近平会见连战时强调,“两岸同胞要齐心协力,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于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我相信,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这充分说明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和平、平等、民主协商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
D.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
“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两度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停止炮击金门 |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
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对材料中蒋经国的态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维护了民族利益 |
B.希望实现国家统一 |
C.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