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92年7月31日,台湾当局颁布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条例第一条指出,“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之法律事件,特制定本条例。”这反映出(  )

A.台湾当局力图阻碍两岸人民的交往 B.台湾当局认同两岸是一个国家
C.随着两岸交往台湾对大陆敌意增加 D.两岸人民交往面临着严峻考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5年12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悼念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该电文中的“九二会谈”

A.是“一国两制”首次实践的重要标志 B.商洽促成了《反国家分裂法》的制定
C.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D.促成了海峡两岸定点“三通”的实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论述……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因李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两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
材料二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又发表声明,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他还公开否定了美国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的立场,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合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
材料三  2008年12月17日报道美国政府15日对台海两岸正式启动空运直航、海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表示欢迎。另外,美国在台协会新闻组长暨发言人何志也在昨天就两岸实现“大三通”表示,美国欢迎两岸“大三通”的建立,因为这对于区域和平有帮助。何志说:“美国认为两岸互动的增强,包括台海两岸‘大三通’的实施,对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东方日报
材料四   “我写的是一部抗争与泣血的回归史。‘两岸统一’不是人为的遐想,也不是标语式的政治口号,而是被生生割裂的海峡两岸发自生命本身的呐喊,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阎延文《台湾风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台湾问题的由来、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概括海峡两岸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2)阅读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对台湾问题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简要分析其原因。
(3)材料四为什么说两岸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五星红旗飘,光照南疆塞北。高奏凯,主权恢复, 侮辱今朝束。颂美景,昌盛繁荣,遍地荆花吐馥。”这阙词当属(  )

A.《中国之歌》 B.《回归倒计时感赋》
C.《宝鼎现•庆香港回归》 D.《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周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8年8月23日傍晚,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9月30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声明:如果中共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美国可以劝蒋军撤出金门、马祖。10月1日蒋介石明确表示没有义务遵守杜勒斯的声明,反对从金、马撤军。蒋介石此举客观上(   )

A.表明两党的分歧基本消失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
C.意欲断绝与美国的关系 D.说明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

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高度自治    ④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个区,最主要的区别是

A.实施群体不同 B.地理位置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区域名称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曾就新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一事件应为(   )

A.开国大典 B.颁布第一部宪法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思想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祖国统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