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其主要表现为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②结束了外来侵略威胁,消除了战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
③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④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毛泽东有首词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的“天翻地覆”是指
A.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 B.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
C.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 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
某中学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 B.民国三十七年 | C.民国三十八年 | D.民国四十年 |
下图是1947年载于《文汇报》上名为《自由的保障》的漫画,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注:条幅内容为“抵制美货运动筹备大会”)
A.《中华民国宪法》被美帝国主义破坏 |
B.群众没有购买国货的自由权利 |
C.《中华民国宪法》标榜自由带有欺骗性 |
D.国统区人民享受不到宪法的保障 |
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
下图再现的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渡江战役,解放军占领南京城 |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
C.日军占领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
D.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的举行 |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 |
C.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
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 |
下图是近代某次重大的战役形势示意图,这次战役
A.赢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
B.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
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
D.④—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
据中共某一时期的土地改革文件记载:一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为当前争取全国独立民主和平的爱国自卫战争开发了无穷力量的源泉。而蒋管区则在蒋介石卖国独裁内战的政策下,继续保留浓厚的封建剥削制度。这是抗战胜利以后中国两条路线鲜明的标志。该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A.国民革命时期 | B.井冈山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会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 D.百团大战 |
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说:“……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
A.井冈山道路 | B.进行解放战争 | C.实行人民民主 | D.进行重庆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