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毛泽东发文称:“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此文发表的背景

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B.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C.解放战争即将胜利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
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
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按着两条腿,我们拦腰砍去。……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为此,人民解放军采取(    )

A.战略防御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解放南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6华诞,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毛泽东与新中国诞生”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组一 围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问题:
(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2)经过查找资料,有人认为选择这条道路是取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有人认为取决于农村中敌人力量薄弱,农民占大多数。你认为哪种观点最准确?
小组二 围绕“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展开调查:
(3)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小组三 围绕“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进行论证:
有人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根据以上图文材料,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贡献。并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狮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7年5月30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在关于中国革命的电报中指出:“对手工业者、商人和小地主的土地作出让步是必要的。只应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不要触及军官和士兵的土地。如果形势需要,暂时可以不没收中地主的土地。”共产国际发出这一指示的目的是要求中国共产党

A.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B.维持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合作
C.积聚城市暴动的武装力量
D.纠正土地革命中的过激行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城市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今南京城内),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上海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在租界之内,大多数做生意的是中国人,纳税的是中国人,劳动的也是中国人,试问中国有没有人在上海工部局里头能够有大发言权呢?中国人能不能够在上海工部局里头议订法律来管理上海呢?我们在上海是主人,他们由外国来的都是客人,他们居然反客为主……
材料四 近代上海人是在民族主义背景下,“被污蔑的口岸华人”,尽管租界的统治者是外国人,但租界人口的绝大多数始终是华人,日常事务的实际管理大半还是抓在中国人手中,上海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城市。中国人在上海已自成社会,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现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有力的上海文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3)材料三、四对上海租界的看法存在着哪些差异?站在中国近代化的视野你如何理解近代上海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
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④参加重庆谈判,
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

时间
主要事迹
评价
20世纪20年代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20世纪30年代
 
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扭转了时局
20世纪40年代
 
争取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和平
20世纪50年代
 
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

 
A. 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能准确反映该诗歌的历史史实应该是( )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政协会议召开 D.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D.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 ,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

A.粉碎重点进攻 B.发动三大战役
C.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口号,这些口号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进程。下列口号中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提出的是 (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基本一致
D.革命对象和革命领导基本一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视台曾经采访了山东莱东县农民唐和恩老人,在他使用过的一节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莱东—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宿县等地。包括了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的有关城镇和村庄的地名。从以上路线可知,老人家参加的是(    )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西藏和平解放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