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藩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宋太祖将此思想付诸实施的主要表现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 | B.实行“推恩令” |
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 D.分封同姓诸侯国 |
近代西方学者格尔斯曾盛赞中国某一政治制度,认为这是中国君主“所创造出来唯一值得保留的制度”,“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这一制度“唯一值得保留”主要在于( )
A.公平竞争 | B.以文治国 | C.分科考试 | D.学而优则仕 |
梁启超认为,在汉朝,中国发生了一场有意义的革命,打破了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这场革命指的是( )
A.推行郡国并行制 | B.设置刺史 |
C.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吏 | D.实行三公九卿制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
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 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
唐太宗时,曾经想处死私役门夫的县令裴仁轨,但是最后听从了殿中侍御史李乾祐的建议,免除了裴仁轨的死刑,这表明唐代( )
A.开始了民主制度的萌芽 |
B.御史台的权威超越了皇权 |
C.监察权和皇权二权分立 |
D.御史台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
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
A.公平性 | B.民主性 | C.家庭性 | D.强制性 |
中国古代有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其中“金榜题名时”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科举制 B 察举制 C 征辟制 D九品中正制
下图为西汉以来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统计柱状图,导致图中节妇烈女人数开始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专制统治的加强 | B.商品经济的繁荣 |
C.科考制度的影响 | D.思想控制的强化 |
“公平公正”、“有教无类”成为2013年以来“中国梦”的重要内涵,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阳光能否照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这也是古今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一。以下重要制度能较好体现以上理念的是
A.按嫡庶身份分配政治权力 | B.按道德声望推举官员 |
C.按门第出身决定官位高低 | D.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表明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矛盾 |
清朝徐栋《牧令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
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
C.县官是普通百姓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
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
B.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 |
C.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
D.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