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 | B.西汉中朝制度 | C.唐朝三省六部制 | D.清朝军机处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兵自重,多次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上下相制,尽收天下之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宋初改革措施的评价如何?你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扼要说明你的看法。(6分)
(2009年1月山东德州市高三质检)下列中国古代官职或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通判 ④军机处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应该始于下列哪个时期
A.汉魏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山东省聊城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元朝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地方以上行中书省总揽“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明太祖认为元朝的这种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为此他 ( )
A.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的政务B设立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C.设立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D.废除中书省,加强中央集权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 B.中外朝制度 | C.刺史制度 | D.郡县制 |
下列历史小论文题目存在史实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
B.《试论西汉刺史对郡国的监察=} | |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
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
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中书省
---门下省---尚书省--工部。这说明唐朝中央职能部门
A.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 B.中国古代中央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和加强 |
C.唐朝中央制度中民主原则的体现 | D.唐朝通过三省六部制废除了宰相的权利 |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唐太宗( )
A.调动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 | B.注重君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
C.将中央的决策权转移给宰相 | D.从纷繁的事物中解放了出来 |
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
B.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
D.削弱了显贵特权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暮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推,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摘自《文献通考》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清散。
——摘自《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分别概述两则材料对宋初改革的不同评价。(2分)
(2)你认为,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不同评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分)
(3)有人说,这一时期通过改革形成了“政治新格局”,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4)你如何全面评价该格局带来的影响,并各用史实证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