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
C.有类于后世的六部,具体执行皇帝政令 |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
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瓦解 | B.宰相制的终结 |
C.科举制的确立 | 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
据《宋吏·职官制》记载:官吏的俸禄计有正俸、职钱、职田和杂役之费。正俸有钱、绫、绢、绵禄米之给。此外还有茶、酒、厨料乃至马料之给,因公出外别有出差费等等。每年官俸支出,大约有钱1696万贯(千文),金14872两,银62万两。这种情况
A.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 B.暴露出科举制录取的弊端 |
C.起到了高薪养廉的作用 | D.埋下国家积贫积弱的祸根 |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
形成于隋朝的科举制是( )
A.教育制度 | B.选官制度 | C.考试模式 | D.经济发展模式 |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A.两汉时期 | B.魏晋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公九卿制 | B.三省六部制 | C.内阁制 | D.军机处 |
《清文献通考》记载:清政府对边疆民族实行“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政策,为实施该政策,清政府在中央设置的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是( )
A.军机处 | B.理藩院 | C.宣政院 | D.总理衙门 |
自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①逐渐放松对地方的控制 ②分散地方管理权力,防止割据
③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④设置刺史等机构以监督地方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唐高宗时,弘文馆直学士刘之、著作郎元万顷等翰林院待诏(官名),入禁中撰书,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预机要;因常于皇宫北门进殿,故时称北门学士。由此可见,北门学士实际上
A.掌握中书省的最高职权 |
B.属于门下省的最高长官 |
C.成为尚书省的最高官员 |
D.分割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
《文献通考》卷53《职官考七》云:“……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材料中所说的能“闻风弹事”(即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弹纠不法”的机构或官职应该是
A.宰相 | B.御史台 | C.参知政事 | D.中书省 |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上述材料反映出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保持一致 |
B.元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C.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
D.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
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
A.决策权 | B.行政权 | C.军政权 | D.财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