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 D.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
某电视剧出现如下情节: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达工部、户部执行赈灾。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可能是( )
A.汉朝 | B.唐朝 | C.元朝 | D.明朝 |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宗法制 | B.三公九卿制 |
C.皇帝制 | D.郡国并行制 |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选举考》载:“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故当官少称职之吏,其弊三也。”此记载指出了( )
A.汉代察举令地方官推荐孝廉,束缚了士人的品德砥砺 |
B.魏晋九品中正制使豪族垄断仕途,形成了门阀政治 |
C.唐代进士科所考重视诗赋文章,考试科目欠缺实用性 |
D.明清科考以八股文为主,禁锢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
《唐会要》卷78载:“有大狱即命中丞、刑部侍郎、大理卿鞫之,谓之大三司使。又以刑部员外郎、御史、大理寺官为之,以诀疑狱,谓之三司使。”由此可知,唐代大三司使和三司使的主要职责是( )
A.司法审判 | B.中央监察 | C.宗庙祭祀 | D.选拔官员官吏 |
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
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 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
C.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 D.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 |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
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认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经济高度发达,审美情趣高雅 |
B.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
D.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
宣政院,初名总制院,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设置,由国师八思巴统领。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朝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将总制院改名为宣政院,以帝师总领院事。宣政院的“院事”包括( )
A.掌管吐蕃兵马的征发 | B.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
C.向各省宣达朝廷政令 | D.负责考察和选拔中央官员 |
《宋史•职官制》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材料说明( )
A.三省长官失去相权 | B.中书禁中独掌相权 |
C.加强皇权弱化相权 | D.皇权相权平分秋色 |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
A.匡正皇帝过失 | B.执行皇帝意旨 |
C.草拟皇帝政令 | D.审批决策机要 |
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 )
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 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
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 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 |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