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以下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
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

A.部门有所精简、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六百石为外朝也。”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潮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由此可见,汉武帝设置中朝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皇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国家统一 D.解决王国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是(   )

A.秦朝三公制 B.秦朝“朝议”制
C.隋唐三省制 D.明朝内阁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都察院 D.参知政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C.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据你猜测,这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勤政爱民 D.科举取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  )
①都是地方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
②都由中央“削藩”直接引起
③叛乱平定后,中央集权都得到强化

A.①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  

A.置三公,事归台阁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大臣汲黯揭露,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他重用酷吏和财利之臣,以致不久后有人评论“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但汉王朝没有重蹈秦的覆辙,主要原因是(   )

A.汉初法律制定趋向成熟 B.酷法罩上了儒家思想外衣
C.“文景之治”缓和了社会矛盾 D.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魏以来,谱牒之学大盛。如唐初“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甄差群姓。……开元初,邵冲与薛南金复加刑窜,乃定。”这一历史现象说明

A.封建专制皇权逐渐削弱 B.魏晋九品中正制的沿袭
C.唐君主为昭示正统地位 D.宗法制融入古代社会生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分别是三个不同朝代的“地方管理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它们反映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唐代、元朝 B.唐朝、宋朝、元朝
C.汉初 、宋代 、元朝 D.秦朝、唐朝、元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史·食货志》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初冗官,吏治腐败 B.战事不断,农民破产
C.巩固政权,不抑兼并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用人权 D.实现选贤任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