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朝政治与以前不同之处,则为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由此可见,唐代( )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 B.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 |
C.君主权力空前强化 |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比较突出 |
唐宋时贵族封爵都是以地名为封号,如李世民封秦王、王安石封荆国公等,受封人可以派人去封地直接征收租赋;明清时爵位封号则大多不用地名,而用美善的“懿称”“嘉名”,如刘基封诚意伯、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等,并且都只有封号而没有封地。这从侧面反映出(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 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
C.中央集权的加强 | D.非宗室贵族地位的提高 |
《左传·衰公二年》记载赵鞅命令“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这段材料表明 ( )
A.已经对庶人推行军功爵 | B.世卿世禄制彻底瓦解 |
C.爵禄制已经建立 | D.官僚政治形成 |
明人吴讷说“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元贞、大德以后稍出。” 另有诗云“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 上述现象反映出( )
A.元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 B.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观 |
C.国家统一推动了科举制发展 | D.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
C.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D.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
唐朝法律允许百姓以击登闻鼓、拦御驾、街衢拦官、投匦方式等非常规方式申诉冤情,如所述属实,则不会受惩罚,“如有不实者,各合杖八十”。这主要说明( )
A.“街衢接诉”成为政府肃贪重要手段 | B.唐朝政府借此使民情上达 |
C.唐朝司法腐败和法律苛严 | D.政府利用街道的公众效应教化百姓 |
史料记载:“ 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 )
A.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 | B.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 |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 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察举制的弊端 |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
C.地方无选官权 |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 | B.宋朝的枢密院 |
C.明朝的内阁 | D.清朝的军机处 |
《元史·地理志》中“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表述错误的是( )
A.现河北省地域是由中书省直接管理的“腹里” |
B.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
C.行省之下,分别设道、府、州、县 |
D.西藏归宣政院管辖 |
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 )
A.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 | B.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 |
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 | 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 |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硫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君主专制加强 | B.宗法制发展 |
C.科举制范围的扩大 | D.中央集权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