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至明清时期,“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导致明清时期苏杭地区市场上出现严重“粮荒”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人口的持续增加
B.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
C.京杭大运河运输功能的丧失
D.太平天国运动对农业的破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记载,明清时期宜昌府,商贾“土著者什之六七,即士农亦必兼营。上而川滇,下而湘鄂吴越,皆有往者。”而贫民“或为人负土货出境,往来施南(湖北省西南部),以佣值资其生”。据此可知,当时(   )

A.区域间的商业联系加强
B.劳动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湖北地区出现
D.劳工输出是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1949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这说明中国近代(   )

A.工业化的进程缓慢 B.小农经济欣欣向荣
C.市场结构殖民地化 D.新的商业渠道兴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世纪末的明朝与英国都出现了土地大量集中的现象。该现象(  )

A.强化了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大了两国生产方式的差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C.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出现以下说法:“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B.纲常礼教的愈趋严苛
C.当时社会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
D.农耕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就业艰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明朝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租佃关系发生的变化是(    )

A.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B.自耕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
C.佃农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减弱 D.自耕农对国家的依附关系减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百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C.自然经济的不断解体 D.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B.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D.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