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一燮在《始丰稿·织工对》中记载,钱塘织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此记载实际上反映了明代:
A.钱塘地区织工极端贫困 | B.钱塘地区丝织业发达 |
C.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 D.织工是个低贱的职业 |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
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
关于中国古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说法错误的是
A.明代中后期产生 |
B.是指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
C.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
D.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增多,地区更广,发展迅速 |
雍正年间苏州府长洲县机户所立的“永禁机匠叫歇碑”,碑文记载道:“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银”。由此可知
①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苏州
②封建统治者压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③机匠曾为改善经济待遇而斗争
④私营手工业中劳资纠纷激烈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职业 |
自耕农和地主 |
佃农 |
工场工人 |
商人、工场主 |
占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A.唐代江南地区 B.汉代中原地区 C.明末苏杭地区 D.宋代太湖地区
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置备菱角样式巨石、木滚、家火房屋,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这段话反映的是 ( )
A.官营手工业经济状况 | B.以织助耕的小农经济 |
C.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 | D.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 |
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推测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
B.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人的重要来源 |
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
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
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
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
大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小前提:明朝以前农业生产中存在普遍的长工和短工;结论:明代以前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 |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
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错误 | 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正确 |
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 |
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 |
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 |
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 |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沣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上述情况在当时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遏制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B.制约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 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广州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
自耕农·地主 |
佃农 |
工场主 |
商人 |
占总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