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家庭纺织业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自身的落后保守 | B.国内市场需求的萎缩 |
C.外来商品的冲击 | D.官办企业的压制 |
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 …
( )
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和丝通过通商口岸大量出口,其客观进步作用表现在( )
A.使中国的关税收入大增 | B.使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
C.使清政府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 D.使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增强 |
西方列强向中国通商口岸输出资本,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前夕 | B.19世纪四五十年代 |
C.洋务运动期间 |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
1884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日本、印度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注:意思是商晶减价销售)……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 )
A.农业生产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C.农业经济开始半殖民地化 | D.传统农业受到严重冲击 |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以下是上海海关进出口货物统计,表中数据最能反映出
年份 |
中国进出口英国毛纺织品占当年英国输华商品的比例 |
中国对英国出口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占当年中国出口的比例 |
1850年 |
6% |
2% |
1860年 |
4% |
6% |
1869年 |
30% |
13% |
A.英国对华输出的毛织品逐年增加 |
B.中国茶叶质高价廉具备较强竞争力 |
C.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D.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中国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商品经济渐趋衰落 |
C.民族纺织工业兴起 |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据1887年《海关报告》,牛庄土纱每包(150千克)售价白银87两,洋纱每包仅售价57两,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不包括
A.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力 |
B.土纱以质优受到用户欢迎 |
C.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的优势 |
D.洋纱的运销受到特权的保护 |
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的棉纺织品价值只有0.75便士,仅相当于洪都拉斯的人均消费量的1/1246,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通商口岸太少 |
B.中国人贫穷,洪都拉斯人富裕 |
C.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
D.中国国内商品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