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材料二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各出于何种考虑?
(2)材料三与材料二的主张看似相同,但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一本质差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开发浦东的设想。但却难以实现,而在20世纪末却喜获成功,造成这两种命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引自《苏州府风俗考》
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32
材料二 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广东所产生的著名的民族企业,其创办人简照南于1870年出生在南海县。……
20世纪初的中国烟草市场完全被英美的烟草公司垄断。(因英美烟草公司阻挠),南洋公司陷入困境,不得不宣布破产拍卖,……(此后),简照南只好重操旧业,一边经营土洋杂货,一边推销香烟。
1912年后,南洋公司慢慢走出了困境,1912年获利4万余元,1913年获利10万元,1914年获利16万元。
——《岭南经济史》
材料三 近3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1978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10亿美元,2006年末已突破1万亿美元。
——摘自胡锦涛演讲稿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的哪些政策,其在经济方面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说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年后,南洋公司慢慢走出了困境”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说明 “近30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银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材料二:17世纪初年杭州府钱塘县赋税51900.5T;1826年保宁府赋税15232.6894664丁。
问题:
(1)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是什么?
(2)材料一所叙述的赋役制度推行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两个"丁"的含义不同。根据材料情境推测这两个"丁"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此后封建统治者大多采用重农抑商政策。请回答:
(1)历代统治者采用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此后封建统治者大多采用重农抑商政策。请回答:
(1)历代统治者采用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夫以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徒,居然受利。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稻人安得足食,公廪安得广储?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94年)
材料二: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日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依地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知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材料三:
材料四:100年来中国大陆乡村建设…….第三阶段是1945~1978年,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基础空前加强,遗憾的是经常走向极左,给无数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第四个阶段是1978—2003年,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在保证国家工业化的前提下准许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
——李昌平《回首乡建一百年,有待我辈新建设》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中期存在着什么严重问题?结合材料,并联系唐朝中期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国民党“民生主义”的内涵和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哪一时期实施的土地政策?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土地政策是如何继承发展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
(4)材料四中说:中国大陆乡村建设在第三阶段的“经常走向极左”,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第四阶段的“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两个阶段的乡村建设又有什么共同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国国情而言,对民生问题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核饱儿郎。 ——(宋)范成大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清雍正帝语
材料四: 有人说,山西人天生有经商才能,以“诚信”著称天下,崇信 “管鲍遗风”。当地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民谚。
材料五: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2006 年上半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乔家荣辱兴衰的过程。
请回答
(1)“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这句诗反映了宋代太湖流域农业生产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2分)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一句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4)依据材料三,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4分)
(5)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分析乔家大院当今能闻名全国的原因。(2分)
赋役税收,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赖以生存的支柱之一。据此,请回答:
(1)概括指出主要封建王朝对赋税征收进行调整、改革的几种基本情况,并举例说明。(2)分析上述赋税调整、改革所引起的社会后果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水有灌溉者,碾垲不得与争其利;……仲春乃命通沟渎,立堤防;孟冬乃毕。若秋夏霖潦泛溢冲坏者,则不待时而修葺。……每岁府县差官一人以督察之;岁终,录其功以为考课。
———《大唐六典》
材料二: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三:景龙元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的规定能长期有效吗?为什么?
(3)从中可归纳出唐朝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是什么?其影响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十三行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什么对外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跪地外交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简析跪地外交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州十三行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什么对外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跪地外交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简析跪地外交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9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团辱之……市井之子孙(寄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井口之交,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手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郭陈列传》
材料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功,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未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西汉初年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3)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人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
请思考:南方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安史之乱后,有魏生者……因避乱,将妻入
岭南。天宝末,禄山作乱,中原鼎沸,衣冠(喻指官僚地主)南走真如,辗转流寓于楚州安宜县(真如、安宜均在今江苏境内)。
——《太平广记》卷403、404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东周(洛阳)之地,入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中州畿内(指-硌阳附近),不满千户,东至郑(今郑州)、卞(今开封),达于徐方(今徐州),北自革怀(今河南沁阳一带),经于相土(相州),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三 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
州名 |
苏州 |
鄂州 |
洪州 |
饶州 |
吉州 |
衡州 |
邵州 |
泉州 |
汉州 |
开元户数 |
68 093 |
19 190 |
55 404 |
14 062 |
34 381 |
13 513 |
12 330 |
30 754 |
477 |
元和户数 |
i00 808 |
38 618 |
9l 129 |
46 116 |
4l 025 |
18 047 |
18 000 |
35 571 |
889 |
《元和郡县图志》(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
请回答:(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历史现象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宋应星《天工开物》序言
材料二 余谓正德(明皇帝)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
材料三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雍正)实录》
回答:
概括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的统治者的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