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段的中国
A.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 | B.政府鼓励开拓海外市场 |
C.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 D.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 |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 )
①主张重农抑商 ②主张制订严酷的法律 ③冀求社会稳定 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据道光《苏州府志》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可以主要用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哪一现象
A.生产结构的变化 | B.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 |
C.小农经济的瓦解 | D.城市的政治军事功能 |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消弱 |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增强,桓谭建议例行重农抑商 |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
嘉庆二十二年,清廷谕令皖、浙、闽三省巡抚,“所有贩茶赴粤之商人……水禁出洋贩运”,“别经发觉……除将守口员弁严参外,并将该巡抚惩处不贷”。“谕令”所体现的经济观总受到时人批评,其批评依据合理的是
A.茶叶出口可缓解国内市场压力 | B.参与交流以推动制定经贸规则 |
C.贸易保护并不能消除市场竞争 | D.发展外贸可适当增加财政收入 |
明代万历年间嘉兴石门镇已有20家大油坊,全镇有油工800人,“辄募旁邑人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榨油原料主要靠“商人从北部淮、扬、楚等处贩油豆来此”。据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 B.大油坊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
C.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较高 | D.明私营手工业发展迅猛 |
据史书记载:“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道光时期是徽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B.徽商在清末民初衰落 |
C.清政府的压制导致了徽商的衰落 |
D.徽商衰落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关 |
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
B.“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指( )
A.盐铁官营 | B.“贱商令” | C.闭关锁国 | D.“海禁”政策 |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 “山右(今山西) 大约商贾居首, 其次者犹肯力农, 再次者谋入营伍, 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 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
D.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
亚当·斯密说:“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亚当·斯密认为
A.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 |
B.清朝的法律制度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
C.中国的传统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D.中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更利于经济发展 |
有学着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 | B.社会矛盾尖锐 |
C.倭寇为患 | D.土地兼并严重 |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城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 B.防止鸦片走私 |
C.杜绝西方思潮 | D.严控对外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