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范文澜《中国通史》中指出“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D.人身控制的弱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

A.表面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副业的生产
C.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加强对外贸的管理,元朝政府制定了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与货物,发给公验、公凭.外国商船载货出口,也以例抽分。这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

A.元朝的外贸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B.市舶司自秦代权力就很大,可以管理与外贸有关的所有事宜
C.元朝重视外贸,这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D.说明元朝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

A.海禁和闭关锁国 B.工商皆本
C.重农抑商 D.断绝中西贸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
B.西汉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西汉政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
D.封国势力与商业势力相互勾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清帝国国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
B.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
C.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
D.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对外贸易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四五世纪,中国的丝绸已辗转来到古希腊城邦。张骞出使西域看到了转口来的中国产品:蜀布和邛竹杖。唐代的对外贸易以海上贸易为重点,海陆各国皆以进口中国丝绸产品为荣贵,制茶成为一门新兴的手工业,茶叶在边关互市中成了重要商品,奠定了以后茶叶大量出口的基础。南宋初年,外贸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宋代的出口商品中以丝绸绢帛为首位。东起日本,西至欧洲皆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制瓷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明清时期曾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商民出海贸易,由广州十三行为代表的行商垄断进出口贸易。统治者坚持朝贡贸易体系,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列强凭借夺得的特权,以通商口岸、租界为据点,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符,加紧向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使得清朝对外贸易发生了巨大变化。1843年至1895年,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697千两;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口以消费资料为主,占70℅至80℅以上;出口以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为主,占80℅。在出口商品方面,虽仍以丝茶为主,但其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特别是茶的出口受到印度茶、锡兰茶和日本茶的竞争而大为减少。1863年,英国人赫德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后,致力完成现代海关建制,提高关务行政效率,剔除传统上的各种陋规。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王韬等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和“翼护”对外贸易商人的“利权”思想。《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外务部和商部,并陆续派遣领事分驻各国,经办对外贸易有关事务。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对外贸易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材料认为

A.小农经济应为经济主体 B.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C.政府应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工、商并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中介为主的牙行,发展到清代变得更加细化,这其中就有一种在沿海地区产生,在交易双方中起担保责任,保证商品交易顺利完成的牙行,一般称为“保税”,或者“保载行”,堪称清代的“保险公司”。这说明

A.清代的商品经济异常发达
B.清代的服务行业得到发展
C.清代彻底废止了海禁政策
D.清代的中外贸易更趋频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来源:2020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1-07-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997年
2408. 1
1567.7
1021年
2641. 2
3874.0
1077年
2021. 3
5117. 2

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
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
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
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人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政府采取此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

A.沿海民众接济反清势力 B.维护清朝中央集权统治
C.天朝大国物产比较丰富 D.东南沿海倭患日益严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客商艰于得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

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这反映当时(     )

A.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
B.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C.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
D.商人可以和地方政府分庭抗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