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图是出自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的有关中、苏两国某一历史时期粮食产量比较图。下列对此图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两国农业呈现待续增长的趋势
B.“左”倾错误曾长期严重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C.苏联的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
D.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反映了两国不同的经济改革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的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

A.改革应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1年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赫鲁晓夫在报告中指出:“在最近二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人人都将在物质上得到充足的保证;所有的集体农场和国营农场都将变成生产效率高、收入高的经济单位……。”这主要反映了( )

A.赫鲁晓夫改革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
C.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D.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具有极大的主观盲动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但“最发达”的社会制度却无法提供足够的生活用品;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从来没有机会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官僚的子女拥有无可比拟的机会,而普通人家的子女在社会的下层挣扎,连改善命运的机会也极其渺茫。……”上述材料表明(  )
①军备竞赛加剧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②当时的苏联政治经济危机严重
③信仰丧失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腐败”问题困扰着苏联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5届广东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  )

A.改革造成了思想意识的混乱,加剧社会动荡
B.加盟共和国被赋予过多权力,离心倾向加强
C.戈尔巴乔夫改革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遭到反对
D.外部资本主义势力国家对苏联的压制和渗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评价某位苏联领导人:“他接过的使一个扶木犁的穷国,留下的使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这里的“他”是指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列宁 D.斯大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0年代初,(苏联)计划经挤中的困难越来越多。以前,正是计划使国家实现了强有力的飞跃,得以集中力量于具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上,并使国家成为超级大国。但是渐渐地出现了不良趋向:高度集中、制订毫无进取心的计划、半截子工程、库存超标、计划僵硬等。”这说明(   )

A.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严重弊端日益暴露 B.对“斯大林摸式”要辩证分析
C.资本主义应该借鉴苏联经济管理体制 D.苏联解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
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
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
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

A.赫鲁晓夫改革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年代苏联生产的家电新产品质量非常低劣,电视机爆炸的事件经常发生,以至当时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该送给敌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苏联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B.“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C.苏联忽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苏联科技水平低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生产方面,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可以用自己的材料和废料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其主要目的是

A.突破了旧体制的弊端 B.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C.力图调动企业积极性 D.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1953~1983年苏联的GDP增长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对此评价正确的有

①赫鲁晓夫改革推动了1958年的迅速增长
②冒进、瞎指挥及气候等因素导致1963年的负增长
③“新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1973年的成就
④戈尔巴乔的改革导致1983年的负增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苏联在第八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 (%)。

 
八五1966—1970
九五1971—1975
十五1976—1980
十一五1981—1985
社会总产值
7.4
6.4
4.2
3.3
国民收入
7.7
5.7
3.8
3.2
工业总产值
8.4
7.4
4.4
3.7
农业总产值
4.1
2.5
1.7
1.1
社会劳动生产率
6.8
4. 5
3.3
3.1

据上表,我们可以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称为
A.“大跃进的年代”                   B.“大倒退的年代”
C.“稳步前进的年代”                D.“停滞的年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