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对下表中反映的情况产生促进作用的是
世界主要国家的对外贸易 (单位:百万马克) |
|
年份 |
贸易额 |
1903 |
101944.0 |
1905 |
113100.6 |
1907 |
133943.5 |
1911 |
153870.0 |
A.科学技术的发展 |
B.工业生产的增长 |
C.陆路和海上运输的发展 |
D.国际贸易秩序的公正平等 |
根据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主要介绍了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等九个国家先后崛起的描述,有人设计了四个标题,其中与俄罗斯对应的是
A.依托新国新梦催生的…… | B.从天涯海角走向现代的…… |
C.饱经激情岁月洗礼的…… | D.以风云新途寻道图强的…… |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然后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下列活动与列宁的言行一致的是
A.发表《四月提纲》指导革命 | B.实施《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
C.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五年计划 | D.倡导“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1918年,苏维埃全俄执行委员会宣布:“在战争形势下,全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军营,全体居民都要无条件履行保卫国家的任务,国内所有资源都必须用于战争需要。”当时苏维埃政权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 | D.新经济体制 |
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的措施有 ( )
A.国营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 B.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合作 |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
《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 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
1918年夏,协约国与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联合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苏俄大约3/4的国土,致使国内最重要的粮食和燃料来源被切断,40%的工厂因缺乏原料而停工、停产,交通运输几近瘫痪,人民忍饥挨饿,苏维埃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决定
A.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实行新经济政策 |
D.实行工业化 |
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老农曾对列宁说:“我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据此判断老农反映的问题与苏俄(联)相关的经济措施是
A.废除实物分配制 | B.实行余粮收集制 | C.粮食税政策 |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Nepman “耐泼曼”是20世纪初期出现在俄罗斯的一个新名词,它指“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的农民和新商人。”那么这一名词的出现由于
A.国家工业化的推行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 |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的新政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三者的相同点
①都是各国在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②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内容都注重改变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④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个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的苏联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是因为新经济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
B.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这让许多革命者感到感到无法理解 |
C.西方人士认为,俄国这一招是痛击他们的,因为新经济政策采用了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 |
D.新经济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让西方国家感到恐惧 |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
B.计划经挤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