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罗斯福认为( )
A.中国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
B.美国对中国的支持至关重要 |
C.俄国支持我国抗战非常重要 |
D.没有中国,战争就不会胜利 |
1938年,蒋介石发布《告全国军民书》:“我国抗战之根据,本不在沿江沿海浅狭之交通地带,乃在广大深长之内地……吾同胞须知此次兵力之转移……决不可误为战争之失利与退却。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上述言论的直接背景是( )
A.平津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 B.上海失守,华东局势危急 |
C.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 | D.武汉失守,相持阶段来临 |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战争爆发 | B.中华民国建立 |
C.抗日战争爆发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
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
A.国共两党有对峙走向合作 |
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
D.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下面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 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时间 |
侵华兵力陆军师团 |
投人战争的陆军总师团或太平洋战场兵力 |
1937年7月 |
32个 |
投人战争的陆军总师团34个 |
1941年2月 |
35个 |
投人战争的陆军总师团51个 |
1945年8月 |
陆军105万人(约40个师团) |
太平洋战场陆军83万人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下面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
B.中国战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 |
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 |
《空军的处女战》一文中写道:“八月十四日,中国空军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第一次显示了英勇的姿态,上海三百万民众怀着同样的又惊又喜的心情,仰着头,亲眼看见了她的英勇的战斗姿态。这惊喜将立即随着捷报扩大到全中国,抚慰着四万万颗跳跃不已的心。”对中国政府组织的此次会战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
B.打破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妄计划 |
C.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 |
D.各界民众大力支持而政府态度消极 |
《蒋总统集》记载,某一时期“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此时期国民党成分的变化反映出( )
A.国共实现了党内合作 | B.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知识分子的进一步觉醒 | 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中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枣宜会战 |
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 )
A.国共共同抗日 |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C.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
D.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C.百团大战 | D.武汉战役 |
蒋介石曾下达命令:“四十一军王铭章,务必死守滕县三日,以便增援部队巩固徐州。”王铭章战死后,毛泽东等曾写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国民党爱国军人誓死抗日②国共合作抗日③中共领袖赞誉国民党将领的抗战行为④日军在正面战场的攻势强劲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38年7月《新华日报》载:“虽然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这说明国民参政会
A.推动了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
B.具有普选的人民代表机关的性质 |
C.使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诉求 |
D.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