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
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
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其实,日本当时提出“和平方案”真正原因是( )
A.日本对中国华北、华东等地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
B.相持阶段日本希望与中国和平谈判,“化干戈为玉帛” |
C.日本速决战计划破产,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D.中国开辟了国外战场,与盟军联合打击日军,日军被迫提出议和 |
近代《申报》曾评述道:“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我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文中“第一次胜利”指台儿庄战役
②文中“初步进展”指平型关大捷
③报道实际上肯定了中共发动民众的策略
④报道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中国政府的抗战路线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
B.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下列史实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佐证的是
①驻守淞沪的19路军抵抗日本侵略者 ②中国远征军在滇西、缅北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
③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④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美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I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 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到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依据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材料二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依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材料四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在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世界意义。
(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改变了最终奋斗目标 | B.赞同国民党统治政策 |
C.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 D.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
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精神 |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
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材料二 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
──1898年12月美国麦金莱国会咨文
材料三 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丘逢甲《往事》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两大历史事件的关系如何?
(2)材料三 为什么“夜夜梦台湾”?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抗战胜利以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结合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猜中国古代一个历史人物,当时的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武(苏联)”。你认为谜底对吗?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B.中共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
C.国民政府放弃不抵抗政策 |
D.七七事变的爆发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毛泽东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1)请列举“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比较努力”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 B.全面抗战开始 |
C.太平洋战争爆发 |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
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壁垒森严,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①中的“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诗词②中的“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2)导致诗词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的“远征”的结果如何?
诗词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