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中国革命旗帜的指导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 |
C.遵义会议的召开 | D.中共七大的召开 |
2008年5月26日至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胡锦涛在同吴伯雄会谈中表示,新形势下国共两党应该继续交流对话,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在历史上,国共两党 ①曾经两次合作
②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共“二大”
③两次合作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④曾经两次对抗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盟军的参战 | B.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援 |
C.敌后战场坚持抗战 | D.全民族抗战 |
抗日战争爆发后,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的正副总指挥为朱德、彭德怀,共编为三个师,全军共四万五千多人。
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全军共一万零三百多人。
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抗日救国的诚意。
请回答:(1)国共合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现的?
(2)这次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合作方式有何不同?第二次国共合作能够维持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相对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共的敌后战场有何特点?
(4)举两个实例说明,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5年8月10日,艾青在其诗《人民的狂欢节》中欢呼:“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人民欢欣鼓舞主要是因为
A.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
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 D.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
“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铸成壕堑,有死无退”该材料直接反映了
A.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 B.国共两党合作携手抗战 |
C.中共领导敌后抗战 | D.抗战相持阶段的不利局面 |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一败一胜,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 | B.两次战争发生时的国际环境不同 |
C.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领导力量不同 | D.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同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歌,顾名思义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19世纪前,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国歌,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歌词中“揖美追欧”和“旧邦新造”分别指什么?
(2)当时我们“揖美追欧”的过程中颁布了哪个重要的法律文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个文件的历史意义?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1949年,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3)为什么说《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国人民的心声?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族在此次最危险的时刻能最终战胜敌人的根本原因?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阔”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②①④ | D.④③①② |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抗日战争 | D.抗美援朝战争 |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伏击战属于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徐州会战 | D.武汉会战 |
罗家伦在《凯歌》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涨,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①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