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
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 ② ③ ④
A.④③②① | B.④①②③ | C.④②③① | D.④②①③ |
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
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 ②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回忆录
③万人坑遗址 ④张纯如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⑤陆川导演的电影 《南京,南京》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 |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
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国共产党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3月17日)
请回答:
(1)为什么会出现“华北危急!平津危机!”?面对危机,1935年中共领导北平学生掀起的爱国运动是什么? (4分)
(2)1937年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大事变”?这场事变标志着什么? (4分)
(3)为了联合抗战,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联盟叫什么?按照两党达成的协议,中共领导的军队改编后叫什么? (4分)
(4)从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那四次会战?(4分)
(5)国共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指的是什么?本质原因何在? (4分)
2005年4月26—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国共两党跨越56年的鸿沟,再度携手。回眸历史,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基础是
A.抗击日本侵略者 | B.打倒列强,除军阀 |
C.抗击美国侵略者 | D.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
抗战时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的出现直接反映了
A.国内民族间的矛盾已经完全消失 | B.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
C.正面战场未能阻止日军的速战速决 | D.敌后抗日根据地已经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
1941年~1942年,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不包括
A.日军的残酷“扫荡” | B.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 |
C.中共党内存在的严重错误思想 | D.严重的自然灾害 |
日本侵略者实行奴化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A.城市平民,伪政府职员 | B.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 |
C.接受中等教育的学生 | D.接受初等教育的学生 |
2008春节晚会上的小品《火炬手》有这样一句台词:“什么运动让人看得揪心,什么运动让人最揪心”“足球,中国足球”,这句台词展示了国人对中国足球的态度。其实七十多年前,中国足球已经走向世界——1936年8月,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成为第一支亮相国际赛场的中国国家足球队。然而,这支号称“中国铁军”的足球队却是在特殊的背景开始其奥运之行的。这“特殊的背景”表现在①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国民党面临重新陷入内乱的危险②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日战争开始③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④全国各阶层爱国人民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走向新高潮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 | 太原会战 | B. | 平型关战役 | C. | 百团大战 | D. | 武汉战役 |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
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
从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嘉庆年间,英王遣使来华,意欲与中国建立外交、通商关系,嘉庆皇帝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尔国王其辑和尔民,慎固尔疆土,无间远迩,朕实嘉之。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朝,始称向化也。”
材料二: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就中国提出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作了一个结论,他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1915年5月25日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1918年9月24日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北洋军阀史》
材料三:(1943年)美国和英国磋商,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以增强中国对日作战的效能”。……美英取消1901年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包括美国、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协定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
——《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请完成: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山东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分析其原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减轻了地主的剥削 |
B.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
C.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
材料一:昨电示传播,台民不服闭市,绅民蜂拥入署,哭声震天。二百年来文物之邦,忽沦化外,流离迁徙,谈何容易!其惨自不待言。士勇数十营,誓愿与战,撤时断不肯缴军装。日人登岸,民必歼之。崧力不能禁,请设法告日,不可遽遣人来,来或被戕,官不任咎。此时官自难保,焉能保人?当此万古奇变,祈作设身处地之想,焉能使勿滋事端?非挽各国筹一善处之法,和局仍恐有碍。民急思乱,何事不为?并恐劫他国洋行,杀洋人,毁教堂,广开衅端,此后一日有一日之变矣。无任迫切待命之至。
——唐景崧《致军务处台民不服割地恐激他变电》(1895年4月25日)
材料二:清光绪二十一年十月,日军以4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台南。台湾抗日义军和黑旗军在刘永福指挥下奋勇抵抗。但由于清政府的无耻出卖,台湾抗日军民的财力、物力、人力消耗殆尽,无由补给。
——《国耻事典》
材料三:1942年8月,美国《太平洋关系》一书中提出战后要对台湾执行“国际共管”。同年11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宣布:“中国应收回东北、台湾及琉球。”立法院长孙科指出:“台湾为中国重要失地之一,若不能收复,绝不能承认国际公约的公平与合理。”1943年,中、美、英在《开罗宣言》中宣布:“日本在中国攫取的一切土地,包括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无条件收复。”
——《中华民国史》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指出唐景崧的电文中反映了当时台湾出现怎样的局势?造成这种局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特点及反割台斗争的具体困难。(7分)
(3)据材料三,概述材料中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在台湾问题上,材料三表明了国民政府怎样的态度?(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