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分析1912~1919年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
得到了发展
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导致这一时期的发展
③张謇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
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
完整的体系

A.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 B.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C.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 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来源:民族工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A.辛亥革命后受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侵略
D.当时国民政府的大力扶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措施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实行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来源:民族工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沾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来源:民族工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两段材料皆据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请回答:
(1)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
 
(2)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列举1901年到1920年间体现近代中国“沉沦”的重要历史事件。
(3)简要分析1901年到1920年间近代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春天的原因是(   )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扶植 B.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创造的条件
C.西方列强忙于战争 D.民众的爱国激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国民大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