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
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
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
下述主张出自于《资政新篇》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B.“兴医院以济疾苦……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 |
C.“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晚清大变局中的人物和思潮》中评价某人所写的一本书,写到:它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勇敢地承认了能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富者经营的事业的价值和正当性。通过实行专利制度,“准富者请人雇工”,奖励私人兴办各种工业、交通企业、开矿、办银行、办“学馆”和各种福利事业,从而把旧式的农民战争与切合当时中国需要的历史进步事业直接联接起来。这一“某人”是( )
A.洪秀全 | B.洪仁玕 | C.孙中山 | D.李鸿章 |
从文明进步和近代化这一角度分析,下列不属于《资政新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的是
①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经济上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③文化教育上都提倡设立新式学堂 ④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摘录的一些学术观点,可见他们探究的历史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A.虎门销烟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尽管理想如此高远,但有限的政治资源和思想资源又迫使他们重新回到他们所反对的统治方式上去。”与此结论相符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以下是某西方国家特使致本国外交大臣的密函:“额尔金勋爵把事情搞得太过火了,甚至想消灭现今统治的皇朝,可能还要去援助南京叛乱份子,我不愿意、也不能够走到这样的地步,与其为了满足一种复仇的需要而去损害我们在这一国家的利益,那我就宁愿和他分手……”此密函可能写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D.辛亥革命期间 |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堂,毁木主,入金陵以后,又曾大规模搜书和焚书,“在秦始皇之后,像这样恣肆地践踏孔孟的事是没有先例的。”。之所以出现材料的情况,原因最可能是 ( )
A.儒家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 B.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
C.使农民彻底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 | D.说明上帝具有唯一神圣的地位 |
《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愿望,反映出太平天国的理想境界是( )
A.民主 | B.平等 |
C.自由 | D.独立 |
下列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
C.严惩外国侵略者 |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
有学者言“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 B.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
有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太平天国
A.设立圣库制度 | B.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
C.创建拜上帝教 | D.提倡平均分配土地 |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 B.产品上交国库 |
C.建立民主政治 | D.兴办学校教育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在评论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这一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 B.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 | D.太平天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