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说:“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顿 ( )
A.质疑上帝的作用 | B.思考人生的价值 |
C.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 D.强调对上帝要诚实 |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
一学者在评价一本书时说:它不仅使世人对宇宙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转变,对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该书的作者是( )
A.哥白尼 | B.牛顿 |
C.瓦特 | D.爱因斯坦 |
在山海关孟姜女庙的庙门旁,有一幅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下列能解释这一楹联反映的自然现象的理论是
A.“天人感应”的理论 |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 | B.牛顿 | C.普朗克 | D.爱因斯坦 |
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这里的“科学革命的胜利”指的是
A.中国四大发明的传入 | B.相对论的提出 |
C.进化论的提出 | D.经典力学的形成 |
东晋葛洪《抱朴子》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它把过去一向认为是截然无关的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中”,材料中的理论应指
A.太阳中心说 |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
C.量子论 | D.相对论 |
有学者认为,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在欧洲,空间的概念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下列事实能证明此变化的是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②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③绘画时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 ④汽车和飞机便捷了地区间联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 )
A.神创论与进化论 | B.相对论与量子论 |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 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
某一力学规律“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这一力学规律来解释。”这一力学规律是指
A.自由落体定律 | B.经典力学体系 | C.相对论 | D.量子论 |
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说明了当时
A.近代物理学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 B.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 | 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人的思维 |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技成就 |
基础研究年代(A) |
应用研究年代(B) |
生产推广年代(C) |
A—B年差 |
B—C年差 |
A—C年差 |
蒸汽机 |
1687 |
1711 |
1776 |
24 |
65 |
89 |
发电机 |
1831 |
1888 |
1889 |
57 |
1 |
58 |
计算机 |
1936 |
1946 |
1946 |
10 |
0 |
10 |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1645年左右,英国一批科学家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研究等问题。……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识,促进自然知识的增长。上述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历史条件有( )
A.工业革命的展开 |
B.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
C.生物进化论的确立 |
D.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
“科学革命间接导致18 世纪以蒸汽动力技术出现为中心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这次科学革命是指
A.伽俐略力学理论 |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
C.瓦特改进蒸汽机 | D.法拉第电磁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