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禄禄之徒,必须排除出去。否则的话……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因为,只有在这种国家才能有真正的富人来统治。当然他们不是富有黄金,而是富有幸福所必需的那种善和智慧的生活。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三     国家就是家庭与公民结合成为一种完美自足的生活,所谓完美自足的生活就是说幸福与荣誉的生活。政治社会的存在是为了高贵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为了单纯的共同相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请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关键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的政治主张。
(3)据材料三,归纳亚里士多德关于政治的思想主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三位东西方先哲政治思想的相似之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 国
西 方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
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
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
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
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
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
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
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
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
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甚至认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
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做个人幸福的体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幸福观的突出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述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
——王成光《论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材料二   15世纪西欧的教育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教育家主张学校教育应让学生快乐而健康地生活,使学生成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
——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哲学和历史基础》
材料三   18世纪的法国,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酝酿,启蒙学者提出了丰富和较为系统的公民教育思想,以抨击封建专制教育,培养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合格公民。启蒙学者强调公民的政治美德,倡导公民对民族国家、民主政治和法律的爱,并从教育领导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方法途径等方面,构画了公民教育的蓝图。启蒙学者的公民教育思想,为推动封建臣民教育向现代公民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先导,奠定了大革命后法国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
——刘春兵《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
材料四  西方文明的一个伟大假设,即可以用教育来塑造人的个性发展。
——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1)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其对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具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什么时代主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3)据材料三回答法国启蒙学者提出公民教育思想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阐述教育是如何推动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4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二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分析孔子主张没有被当时统治者采纳的主要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建立有序社会的思想主张,说明这些主张提出的政治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大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五: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结果,我就要说: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的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
——卢梭
请回答:
(1)请答出你所知道的苏格拉底的思想?
(2)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文学三杰”除了但丁还有是哪二位?请列举他们的一部代表作品?
(3)材料二选自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哪部作品?其作者是谁?
(4)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学说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眩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对你们讲话!
——布什总统的国庆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2)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
(3)材料二中布什说自己“被关在笼子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人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方法来自于哪里?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有何相通之处。
(2)结合材料三、四,根据孟德斯鸠与黄宗羲思想的相同点分析他们面对何种相似的背景。根据背景分析孟德斯鸠的思想与黄宗羲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其对我国的科学发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
西方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做个人幸福的体现。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
(2)结合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
(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孔子和苏格拉底基本主张,并指出他们思想的相通之处。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与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相似背景。
(3)结合材料三、四,依据时代背景分析孟德斯鸠的思想与黄宗羲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进步、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与苏格拉底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不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政治主张产生的共同历史背景。
材料二 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元时期的理学家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关于“做人”方面的观点有何不同?
材料三 西学东渐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东西文明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首历史,可以发现追求政治民主和建立法治社会,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和人民的愿望。古今中外的法治思想和实践为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提供了借鉴。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
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是……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一一《拿破仑法典》
材料三2007年10月22日,在中共十七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规划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报告用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阐述“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论断,彰显民主政治的重要地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是什么?
(2)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结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哲学体系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来越遥不可及。这些稀奇古怪的宇宙论不能符合人的需求,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出现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伏尔泰的思想为例,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哲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某中学学生探究小组收集和整理了下表中的内容。请你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
西方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做个人幸福的体现。

一.幸福是什么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古代的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幸福面面观
(2)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影响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改变的原因。
三.幸福走多远
(3)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进步、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与苏格拉底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不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政治主张产生的共同历史背景。
材料二 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元时期的理学家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关于“做人”方面的观点有何不同?
材料三 西学东渐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主要原因
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
洋务
思潮
       ①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维新
思潮
“托古改制”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尊孔复古”逆流;等。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东西文明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文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三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法制观念的历史价值。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苏格拉底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