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救国”思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部分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宣传 | B.受辛亥革命的鼓舞 |
C.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D.政府对发展社会经济的高度重视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 面粉业 | B.纺织 造纸 |
C.面粉业 火柴业 | D.纺织 化工 |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突出反映了: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 B.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的刺激和诱导作用 |
C.清政府扶植沿海地区创办的企业 |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能在沿海地区出现 |
晚清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重点应当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但是实施的结果,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一筹莫展。当时中国钢铁业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
B.清政府尤其是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
C.重工业投资多,周期长、利润少、私人不原意投资 |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业资源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 |
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下图所示是民国五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C.实业救国的思潮 | D.五四运动期间的商人罢市状况 |
下列有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②都由洋务派创办 ③有些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④产生于中国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
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 B.欧美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
图一反映的历史信息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相比,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采用机器生产 | B.其产品是否直接投入市场 |
C.是否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 D.资金是否充足 |
下列不属于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的是
A.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刺激 |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C.清政府采取奖励工商业的做法 |
D.收回利权运动的促进 |
甲午战前,在内地创办的许多企业大都在香港注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社会性质 | B.为摆脱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
C.便于利用外国先进的技术 | D.香港的对外交通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