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发昌机器厂最初只是由铁匠方举赞和孙英德合伙设立了一家打铁作坊,资本200元左右,工人有四五人,专门为外商船坞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约到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1876年制造第一艘小火轮。到1890年已发展成为拥有车床10多台,可以容纳200人工作的工厂。这说明该企业   (   )

A.是1866年出现的机器工厂 B.具有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的特点
C.受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洗礼 D.已经脱离了封建经济的束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   )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沙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记载,1882年李松云的上海均昌船厂在其制成的一艘小艇上,“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种现象说明民族工业:
①力量弱小
②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③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④为了谋求生存,只好寻求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官府的庇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1913年)

年代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该材料不能说明(   )
A.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B.一战前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C.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发展迅速
D.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放松压迫民族资本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晚清状元,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下,依然设厂自救,他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巨擎。他是 
A 荣宗敬     B 张謇      C 方举赞     D  陈启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表格,表格反映出(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请回答:(1)材料中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为作者提供历史依据。
(2)在第二阶段推动英法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扩张的动力是什么?该时期的“全球化”对19世纪四十至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成为主导全球化的核心之一,采取哪些措施谋取经济霸权?针对第四阶段的情况,我国又该如何应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年代
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来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
(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初期成立的重庆商务总会有一副楹联:“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诚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忘大家保全时局,莫叫美利让诸邦。”其中的 “美利”当指(  )

A.美国商人的利益 B.中华民族的财富
C.朝廷榨取的税收 D.外省赚取的利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对以上情况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4年(光绪三十年),美国排华暴行引发中国反美运动,据《时报》称,上海各织布厂原本“连年亏折”,而在光绪三十一年“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对这段史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外国经济侵略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③抵制洋货运动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④清末新政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中写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现代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主要有哪些表现?
(2)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3)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结合材料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天津的近代企业,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为性质相同的近代企业
B.前者为近代私人重工业,后者为近代私人轻工业
C.都是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D.都是有外国资本入股的近代企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