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

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小农经济彻底瓦解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国人重农抑商思想依然浓厚 B.近代工业意识远未深入人心
C.近代工业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D.沿海地区近代工业发展较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他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以荣氏企业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           ②推动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③民主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④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图中两次发展热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

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依据杜恂诚的《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不同商品产值所占比例示意图。它表明

A.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较低
C.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而扩大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粮食产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曲线图》,该图第二个高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①“变法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阶级基础
③实业救国思想产生
④促使了新文化运动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韬在《弢园文录·代上冯太守书》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以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此其法诚至善也。”材料中国所说的“法”主要是指(   )

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 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
C.仿效西方公司制度 D.建立近代保险制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 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这种现象反映出

A.小农经济加速解体 B.近代中国外贸格局发生变化
C.传统手工业已消失 D.资本主义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中国棉纺织史稿》统计,华北的天津、芝罘、胶州、秦皇岛等四口岸输入洋纱、国纱的净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表格信息可知

年份
洋纱
国纱
共计

%

%
(1担=100斤)
1894~1898
315.278
93.7
20.853
6.3
336.531
1899~1903
442.955
92.1
37.866
7.9
480.821
1904~1908
533.529
89.4
63.397
10.6
596.926
1909~1913
581.433
80.1
144.757
19.9
726.190

 
A.民族资本主义迎来“黄金时期” 
B.洋纱输入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
C.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明显增加
D.洋纱输入制约了民族经济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光绪十四年 (1888)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表(据申学锋《清史研究·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编制)。据此可以推断

A.经济结构与社会变动促使税收结构变化
B.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正逐渐衰落
C.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放弃了财税传统模式
D.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得以持续增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珀金斯所引资料,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由此可见

A.北洋政府统治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
C.民族工业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D.经济工业化得益于政治民主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既投资近代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

A.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马克思主义 国际工人运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