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
A.香港地区 | B.沿海地区 |
C.北京地区 | D.内陆地区 |
阅读下列材料(均据《实业之梦——张謇传》):
材料1 1910年,张謇说,根据《海关贸易关册》统计,中国进口商品中以棉货为最多,最高时值银1。8亿两,其次是铁货,值银4600余万两。因此,中国“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1911年6月12日,他向摄政王阐述到,“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已两万一千余万两,铁已入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2 张謇十分重视农业的改革,他向朝廷奏请开办农会说:“臣窃上溯三代,旁考四洲,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天下之大本在农,今日之先务在商,不商则农无输产之功。”
材料3 张謇在《九录》中说:“至于铁矿需本(资金)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以瞻贫民之生活。”
材料4 现在企业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以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不一而足。故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钜业力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堆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此尤其显著者,加以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回答: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张謇的主要主张及理由,并进行简要评价。
要求:答案应成文,不得摘抄材料,限200字。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它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 B.它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C.早期的民族工业都是机器工业 | D.它的产生是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影响的结果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
C.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 D.民族资本首次超过外国资本 |
1858—1911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共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其中在1901—1911年间设立的民用工矿企业达650家,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③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海关十年报告》记载: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有进展。此厂已濒临停业,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受什么特殊优待的章程。”从上海伦章造纸厂的经营来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是
A.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 B.获得充分发展,有相当的规模 |
C.生产的产品难以与外国商品竞争 | D.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 |
下表反映的是1938年一1941年间,西南地区新增加的企业数量,材料表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
D.“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原材料大量出口 |
B.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B.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 D.绝大部分是缫丝等轻工业 |
下列各企业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
A.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 |
B.湖北织布局,贻来牟机器磨坊 |
C.天津机器制造局,发昌机器厂 |
D.福州船政局,发昌机器厂 |
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
年代 |
钢(吨) |
生铁(吨) |
煤(吨) |
锰矿石(吨) |
1935年 |
256565 |
787061 |
36091747 |
31400 |
1936年 |
414315 |
809996 |
39902985 |
43400 |
1937年 |
556347 |
958683 |
37230469 |
79187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
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
A.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
B.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
D.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 |
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标志是
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 |
B.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
C.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
D.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明)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
材料四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请回答:
⑴ 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6分)
⑵ 据材料三,指出“暑袜店”主与制袜“合郡男妇”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4分)
⑶ 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与材料三相比,其生产特点有哪些。
⑷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文明演进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