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崛起的大国中,德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有过辉煌,也有过失败;有过深刻的教训,也有宝贵的经验。其崛起的顽强、进取和反思精神令人感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汉斯·科恩《历史评价》
材料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较好地兼顾了“效率”和’‘公平”两大困扰人类发展的难题,它同其他各种因素一起,推动联邦德国经济较快地发展。从1951年到1971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其中50年代经济发展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达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三: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胜利”与“失败的基础”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联邦德国的经济态势。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为何能“较好地兼顾了‘效率’和‘公平’”。
(3)结合材料三,概述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在“修补资本主义”和“修正民族国家”方面的努力。并说说这些修正对欧洲局势的影响。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根据国情,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改革开放35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总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税赋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家给人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内容及其对秦国转型的作用。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是怎样发展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美国《1787年宪法》又是怎样实践孟德斯鸠理论的?
材料三 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这一点许多国家21世纪初还未实现。这个国家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有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俾斯麦推行过迫害社会民主党的《反社会主义法》,但同时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仍然可以在国会慷慨激昂地声讨与反击俾斯麦的进攻(这在集权国家是无法想象的)……1888年后五年一次的大选,大大推动了民众的政治化。另外,德意志帝国还存在新闻自由。正是在这种自由的气氛中,不称职的威廉二世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抨击与讥笑。1908年,国会又通过了《帝国结社法》。
——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3)概括材料三德意志帝国政治民主化的成就。
材料四 孙中山在1911年巴黎的演讲中说:“中国……面积实较全欧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而有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
(4)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四孙中山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上面两幅地图,提取三项有关欧洲从1812年到1879年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三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哪两部文献?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
材料四 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在费城削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解决独立初期政治问题时所体现的政治智慧。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制度转型的看法。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道道地地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
——孙中山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英法美三国革命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材料一中“英国模式”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二中英国和美国对民主政治的“创新”和法国推动现代民主政治“全球性”的表现。
(3)与欧美国家相比,材料三中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目标方面增加了什么内容?孙中山为实现这一目的做出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试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孙中山无法实现这一新增目标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他有权对于违犯合众国法律者颁赐缓刑和特赦。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合众国的司法权属於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二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众议院依选举法所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总统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总统统率武装部队。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总统主持国家典礼;接受外国的公使和大使。……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国和法国的分别是什么政体?
(2)根据材料,比较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宪法的主要异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三 江户时代(1603—1867年)的日本是以儒学代替以前的佛教作为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汉学是日本西洋学发达的起点。这里所说的“汉学”,包括以儒家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的学问和技术方面的学问两个方面。……中国儒学在日本不像在中国那样拥有社会基础,而且没有同科举结合,所以,它一开始就作为思索的学问而发展,而且平行地存在着几种学说。
——伊田嘉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
请回答:
(1)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
(2)概括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说明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影响。站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21世纪,中外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儒家文化。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请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立场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材料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3)材料三中的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文件?据材料分析,两段材料所反映的政体有什么异同
(4)雅典是古代民主的代表,英国是现代民主的代表。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现代民主与古典民主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英法确立资本主义代议政体都经历了
曲折反复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 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来不用“法国总统”这个称号,更不会说“我国总统”或“国家总统”,而总是要不厌其烦地说:“共和国总统”(President de la Republique)。每次共和国总统对国民发表正式讲话,在结尾的时候必定要喊两句口号,一句是“法兰西万岁”(Vive la France),另外一句就是“共和国万岁”(Vive la Republique),把共和国政体与法兰西民族等量齐观。法国人珍惜共和国的观念,是因为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请回答:
(1) 英法代议制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 英法两国的政体形式分别是什么?
(3) 你从英法确立代议制的艰难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部分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 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
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
德国在统一前后, 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 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1)德国学生像“奴仆”,美国学生是“太阳”,反映了各自政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2分)
(2)从政治因素上分析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8分)
社会转型之路漫长而曲折,近代欧美与中国都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宪政”就是宪法政治,它的前提是宪法,核心是民主政治,即通过限制政府的权力,来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材料三:民国初期,有人认为:“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中日战争)庚子(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对宪政的定义,18~19世纪主要欧美国家是怎样建立“宪政”的?
(2)根据材料二,美国宪政机制形成演变的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宪法为什么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3)结合19世纪末至辛亥革命期间的相关史实,从政治和经济角度分析“甲午”和“庚子”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第三共和国宪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包容。这种包容令这部宪法成为法国寿命最长的宪法,共和主义在实施这部宪法的过程中深入法国人心。虽然第三共和国宪法没有逻辑 严密的理论叙述和制度上的设计,但是它所彰显的协商民主和求同存异的精神为第三共和国历届政府的施政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法国宪政制度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步发展成熟。 ……从街垒到议会,1875年宪法的制定是在斗争与妥协中产生的,同时它给了法国人一个政治色彩不浓、人民能自由发挥的政治环境。1875年宪法使得法国完成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实现了共和国的繁荣,法国从此进入了黄金时代。尽管第三共和国最终还是在无休止的政治斗争中衰落,但是1875年宪法的历史作用是目前任何 一部法国宪法所无法取代的,它吸收了托克维尔的民主精神和政治理念,在宪政实践的每个环节都能从法国的民情出发,真正将因“革命”而“分裂”的法国重新统一了起来。
——贾程秀男《论托克维尔民主思想对法国近代宪政建设的影响》
材料二 本来《临时约法》草案在拟定时,采用的是总统制,但是到1912年2月7曰参议院 开始审议《临时约法》草案时,却改为所谓的责任内阁制。对此,参与立法的当事人直隶省参议员谷钟秀说:“各省联合之始,实有类于美利坚十三州联合,因其自然之势,宜建为联邦国家,故采美之总统制。自临时政府成立后,感于南北统一之必要,宜建为单一国家,如法兰西之集权政府,故采法之内阁制。”……正是因为总统人选发生变化,参议院才猝然决定在约法中增设国务总理一职,企望通过这一变动,建立起所谓的责任内阁制。单从制度层面来讲,总统制与责任内阁制各有长短,很难说孰优孰劣。民国初年的政治精英们无论作哪一种选择,都有可能使国家成功地走上宪政之路。但是前提是不违背基本的宪政原理,政体制度必须体现多元的政治利益格局。
——任运通《宋教仁与民初制宪的政体选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法国宪政形成演变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采法之内阁制”的主要原因。与 材料一相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有何特点?
自古以来,各国发展中出现过多种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 (B)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政治制度(模式)各是什么?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列举英、德、美三国的史实说明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开放后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⑶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
⑷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或者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每空1分,共4分)
|
德意志帝国 |
法国 |
政治体制 |
君主立宪制 |
共和制 |
法律基础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
元首及其产生方式 |
|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 |
权力中心 |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 议会一般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有些国家实行两院制。上院,即参议院,有的是贵族院、联邦院,各国上院产生的方式不同:英国上院议员在1999年改革前根本不经过选举,均由贵族担任,美国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代表组成,法国的参议院由省、市议会的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下 院,又称众议院、平民院、国民议会等,通常由选举的代表组成。当代西方,联邦制国家一般都实行两院制。
材料三 西方议会拥有立法权、通过国家预算权和监督权等权力。议会决定事项如法案或其他议案,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由于议员的职责是具体行使议会的职权,这就要求议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立法知识和能力,具有参政议政的素质和经验。过去,有些西方国家在议会至上的思想支配下,赋予议会很大权力,英国曾有“议会万能”之说,认为议会“除了不能把女人变成男人和把男人变成女人外,在法律上什么都能做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美、德三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三中英国的“议会万能”之说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有人认为美国的政体比英国的政体更先进。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