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
A.甲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
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
D.丁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
法、德两国是“一战”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国。德国首先向法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在宣战之前,双方需要经过的合法程序是
A.德国:首相经皇帝同意后宣战; 法国:议会提出法案,总统同意后宣战 |
B.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提出法案,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宣战 |
D.德国:皇帝直接宣战; 法国:总统经议会同意后宣战 |
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所做的“德意志帝国政体结构示意图”。从示意图中可以判断出19世纪末期德意志帝国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
B.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
C.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 |
D.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
据钱乘且等所著《世界现代化进程》记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20多年,却从来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威廉二世曾说:“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尚未明确
B.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C.普鲁士未占据帝国统治地位
D.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
B.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
D.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
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 B.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
C.宪法未授予议会立法权 | D.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
一幅名为“辞退俾斯麦”的漫画非常有名。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该是( )
A.联邦议会 | B.内阁成员 | C.帝国议会 | D.德国皇帝 |
近代历史上,英国和德国实行了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两者的一致之处是( )
A.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 B.君主都是国家元首 |
C.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A.军国主义色彩 | B.专制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多年来德国诗人呼唤“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这个历史使命的归宿是( )
A.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
B.发动殖民争霸战争取得海外殖民优势 |
C.统一后制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 |
D.最终在1875年确立了共和政体 |
德国是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主要发动者,这与其当时政体的哪一特征有关( )
A.民主主义 | B.理性主义 | C.自由主义 | D.军国主义 |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是
A.国王(皇帝)可以世袭 |
B.国王(皇帝)为国家元首 |
C.内阁总理(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
B.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 |
C.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
D.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 )
A.德意志帝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仍然没有消除 |
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
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 |
D.德意志帝国并不害怕工人武装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