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 B.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内容极为广泛。从该书中可以查阅到
A.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
B.水排、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制作工艺 |
C.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
D.耧车、曲辕犁等农具的制作和使用技术 |
电视剧《大国医》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播出后,获得观众好评,这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被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A.《本草纲目》 | B.《伤寒杂病论》 |
C.《黄帝内经》 | D.《农政全书》 |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 | B.《黄帝内经》 |
C.《齐民要术》 | D.《九章算术》 |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的政策 |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
C.中外文化的交流 |
D.科学家的刻苦、奉献精神 |
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比较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推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新馆展出,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定义为我国古代的新四大发明。下列表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理由是
A.原四大发明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
B.中国瓷器文化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英语中“中国”称为“China”即瓷器 |
C.造纸印刷对人类文明的传播贡献巨大 |
D.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代表了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
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 |
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 | 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 |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却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④注重以实验为根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
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和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④明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 |
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
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 |
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 |
D.领先西方时间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 |
有人把“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历程”概括为“一个马鞍形与两个高峰”,这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整体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第二个高峰出现在公元11世纪——公元13世纪。下列表述属于第二个高峰的是( )
A.中国四大发明都出现在最高峰时期 |
B.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
C.徐光启开后世新法之源《授时历》 |
D.倡导富国必以本业的《农政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