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这一观点重在( )
A.肯定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
B.强调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
C.分析重商主义思想对中世纪规则的突破 |
D.强调工业革命对自由主义的促进作用 |
以一定时期内的一大强国为基轴,以绝对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优势为基础的霸权国际体制,成为了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史的普遍规律(如图所示),这种国际体制[来
A.工业革命后开始形成 | B.保持着动态中的平衡 |
C.一直以欧洲为核心国 | D.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的主要后果是( )
A.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 D.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
“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 )
A.开元盛世 | B.戊戌变法 | C.康乾盛世 | D.清末新政 |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
20世纪初,美国人福特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新管理概念:“大规模生产,就是劳动力、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和高速运转等原则集中地运用到制造一种产品的生产方面……其结果就会有这样一种生产组织:用最低限度的成本,大量生产出按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工艺和标准化材料制造的有用商品。”这种管理概念( )
A.激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B.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
C.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 D.导致大批工人失业 |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 |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
C.交通运输业/机器制造机器 | D.服务业/机器制造机器 |
观察下图,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 )
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
B.中国、英国、德国、美国
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
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
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 |
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 |
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 |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