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
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 |
B.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
C.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
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
A.引起了商业革命 | B.引起了价格革命 |
C.开始了殖民扩张 | D.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
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航行到了中国的港口,带来了非洲人在南美采集的银矿;西班牙的商人们则从墨西哥的中间商那边买到了中国的丝绸;而寻找消遣方式的有钱人,纷纷开始点燃从美洲进口的烟叶。据此可知“巨大改变”包括
①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②人们的物质生活种类增加
③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④欧洲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
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他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 ②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 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
A.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 |
B.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 |
C.使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
D.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1565年,西班牙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
A.中国政府的开放政策 | B.迪亚士的远航 |
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D.麦哲伦的远航 |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
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它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形成三角形的主要商路。对此解读正确的( )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
B.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
C.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
D.为西欧资本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
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
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掠夺的白银有一半都流进了中国,以购买丝与瓷器这些当时的高级奢侈品。这说明了
①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是当时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
③中国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
④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
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 |
B.两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
C.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
D.殖民扩张——南北战争——苏联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