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 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 |
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 |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
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 B.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 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因斯曾将1550至1650年这一时期描述如下:“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在这些黄金般的岁月里,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了”。据此可知,凯因斯在此强调
A.早期殖民扩张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
C.近代西方国家采取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 D.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6世纪 |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 |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
C.工业革命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
美国学者R.R.帕尔默的著作《现代世界史》写道:“如果一个人的曾祖父早年把土地出租,收取固定的货币金额地租,他的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些。但是那些从佃户那里接受实物地租(如若干葡氏耳小麦或大麦)的人,或自己经营地产者,就能按现价出售他们的实际农产品,从而增加自己的货币收入。”由此可以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 )
A.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 B.封建制度已经完全解体 |
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 D.地主和佃户矛盾不断激化 |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A.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 B.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
下图是主题为“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的大事年表。图中①、②处依次应填写
A.新航路开辟、欧盟建立 | B.资本主义产生、苏联解体 |
C.资本主义产生、马歇尔计划 | D.新航路开辟、关贸总协定 |
16世纪时,从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 )
A.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控制区→印度 |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
C.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
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
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
B.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
D.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实,往往由于视角、史料的差异而产生不一样的解释。下列选项中,由于新史料的发现而导致不同解释的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被称为“发现新大陆”,也被称为“文明的相遇” |
B.魏晋南北朝被称为“分裂的时代”,也被视为“思想的自由时代” |
C.欧洲中世纪被称作“黑暗的时代”,也被视为“田园牧歌的时代” |
D.商朝一度被认为是“传说中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信史时代” |
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这表明作者( )
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向美洲的殖民 |
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 |
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的航行 |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 )
A.荷兰、意大利 | B.葡萄牙、英国 |
C.西班牙、意大利 | D.意大利、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