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 B.宗法制的衰落 |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D.井田制的推行 |
“按地域划分的国家各级行政组织和按血缘划分的大小宗族基本上是重合的,国家系统的君统和家族系统的宗统、政权和族权紧密结合为一体,各级政权的首领均由各大家族的族长、家长担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各级政权的首领通过分封来任免 |
B.君统和宗统相互依存来维护社会秩序 |
C.政权和族权各有分工形成制约和平衡 |
D.嫡长子垄断宗族事务和国家政治管理 |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于葵丘会盟,盟约中提出: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该盟约反映了各诸侯国
A.积极拥戴周天子 | B.维护宗法统治秩序 |
C.互相协作促进统一 | D.走上了和平共处之路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
《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反映了西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 )
A.周朝吸取商亡教训 | B.纣王善于管理国家 |
C.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 | 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 |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近年来,不同学者从地方到全国的研究都证明,如果考虑到家族与姻亲关系,明清以来科举的真正获益者可能不过三百个左右的大家族,而且还高度集中在江南、直隶等少数地区。以下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族社会与科举考试有必然联系 |
B.科举制度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无关 |
C.经济状况与科举制度必然联系性 |
D.世家大族否定科举制的垄断地位 |
先秦时期的官阶,一般以天子授予的爵位来称呼,往往是依据血缘关系亲疏,与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但到了秦汉时期则用“若干石”称呼,如郡守是2000石,则习惯上称作“二千石长史”。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观念消亡 | B.官僚体制确立 |
C.粮食产量剧增 | D.爵位制度废除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 |
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
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
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
《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原则 |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
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史实( )
A.分封制的废除 | B.宗法制的消亡 |
C.刺史制的建立 | D.内阁制的形成 |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
春秋时期各国的军队都是以贵族为主体,每次战争更像是一次大规模的绅士间决斗,正如宋襄公所言:“不重伤,不擒二毛(注:老年人),不鼓(注:攻打)不成列”。这反映出 ( )
A.春秋时期战争方式较为原始 |
B.春秋时期贵族阶层尚武善战 |
C.春秋时期诸侯四起礼崩乐坏 |
D.春秋时期上层社会对礼的尊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