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并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拔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清圣祖实录》卷六十九康熙十六年十月癸亥条)。该谕旨的目的是(  )

A.选拔侍从陪皇帝作诗写字
B.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理政
C.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D.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群体,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改土归流 ③行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 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带之为“朝奉”。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徽商的谦虚
B.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的道路
C.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D.徽商的虚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户部尚书丘浚主张,“市者,商贾之事。官不可与民为市,非但榷(专卖)盐一事也。大抵立法以便民为本,苟民自便,何必官为。”该言论侧面反映出明代

A.私人市场自由 B.自然经济解体
C.法律观念浓厚 D.商品经济繁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后汉书·西域传》载:其(大秦,即古罗马)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是中西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开辟
B.罗马共和国与东汉帝国并峙东西
C.大秦遣使旨在传播基督教
D.西亚在陆上丝绸之路中地位重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依据该条约,下图属于中国管辖的领土包括(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符合历史史实的有(    )

A.《康熙王朝》中,康熙派彭春率军平定了三藩之乱。
B.《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
C.《小宝与康熙》中,康熙帝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取得抵抗外来侵略的胜利。
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噶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紫禁城建筑主体的色彩以红黄两色为主,这主要是因为(    )

A.黄色为五色中的中央正色,红色代表热烈喜庆的气氛
B.黄色是五色中央的颜色,红色是自然界中五色之首
C.黄色和红色代表着吉祥如意
D.黄色和红色是皇帝专用色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65年)冬十月,日有食之。……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颁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永览前戒,悚然兢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B.汉朝统治者所尊崇的儒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C.汉朝统治者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D.汉朝统治者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后半期,晚清通过整顿士气和经世致用来恢复统治秩序出现了“同光中兴”。但这里所谓的“中兴”没有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内涵。材料中的“内涵”主要指

A.向近代化的转型 B.中央集权的重建
C.社会性质的转型 D.民主制度的建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选择题